《一次讀懂心理學經典》:選擇的弔詭——為什麼「只要最好的」可能不是好策略

文:湯姆・巴特勒-鮑登(Tom Butler-Bowdon)

只想買條牛仔褲
The Paradox of Choice

  • 不像其他負面情緒——憤怒、傷心、次讀策略失望、懂心的弔甚至悲痛——懊悔讓人這麼難受的理學地方是,你覺得令人懊悔的經典事態是可以避免的,而且操之於你,選擇只要你的詭為選擇不一樣,就可以避免。什麼
  • 數百萬年來,只最人類的不好存活都是倚靠簡單的區別,或許事實就是,我們在生物學上還沒有準備好應付現代世界所要面對的次讀策略這麼多選擇。

總結一句

弔詭的懂心的弔是,快樂可能在於限制而不是理學增加我們的選擇。

貝瑞・史瓦茲(Barry Schwartz)

有選擇是經典好是壞? 《只想買條牛仔褲:選擇的弔詭》以心理學家、經濟學家、市調人員和決策領域的專家研究成果為基礎寫成,一開頭心理學家貝瑞・史瓦茲一氣呵成攤開事實和數字,說明他在當地超市可以買多少種品牌的穀物脆片,以及他在服飾店遇到的難題。當他詢問店員有沒有「一般的」牛仔褲時,對方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因為在今日樣式無窮的狀況下沒有所謂「一般的」這種東西。

史瓦茲引用了一項研究,要求兩組大學生評價盒裝巧克力。第一組只給一小盒六塊巧克力品嚐和打分,第二組給一盒三十塊。結果是:相較於比較多選擇的那一組,供應的巧克力比較少種的那一組比較滿意他們拿到的巧克力(他們的確說「比較好吃」),甚至選擇以巧克力而非現金做為他們付出時間的報酬。

這是令人意外的結果,因為我們會假設更多的選擇會讓我們對於可以有的選擇感覺比較好——這代表了權力。事實上,當提供的選擇比較少,我們似乎比較滿意自己所獲得的。史瓦茲說這顯示了在已開發的富裕國家中出現的特殊焦慮。也就是說,太多的選擇可能負向影響了我們的快樂,因為比較多的選擇不一定意味著比較好的生活品質或比較多的自由。

抉擇的代價升高

史瓦茲巧妙指出,現代人必須做越來越多抉擇,付出的代價也不斷升高。

科技的本意是要節省我們的時間。誰知,反而帶我們返回「覓食的行為」,因為現在我們必須篩選上千種選項,才能找到真正需要的。舉個例子,過去提供電信或公共服務的業主很少,人們幾乎沒有選擇。現在往往選項多到令人不知所措,結果我們固守舊的供應者,只為了免掉麻煩,不用傷腦筋和花時間去考慮林林總總的優惠條件。

在職場上,儘管我們父母可能一輩子都待在同一家公司,今日的世代例常每二到五年換個工作。我們總是在尋求更好的機會,即使在目前的職位上我們相當快樂。

在我們的愛情生活裡,再度選擇也是一籮筐。即使我們已經定於「一」,還是必須抉擇:應該住得靠近誰的家人?如果雙方都在工作,由誰的工作來決定住在哪裡?如果有小孩,誰要留在家照顧孩子?

還有宗教,史瓦茲觀察到,我們現在根據自己的選擇決定宗教信仰,而不是遵循父母給的。我們可以選擇自我認定,選擇做人的實質內涵。儘管我們一生下來就屬於特定的種族、家族和階級,這類事情現在只看成是「行囊」。我們曾經透過這些事實告訴別人一大堆關於我們是誰的訊息,不過現在就可以假定無關緊要了。

曾經有這麼多我們無法掌控的因素,而現在成為選擇,雪上加霜的還有另一個因素:人的心智是容易犯錯的。史瓦茲花了不少篇幅闡示這一點。由於容易犯錯,大多數時刻做出「正確」決定的機率相當低。有些錯誤的後果或許輕微,但是有的就嚴重了,例如選擇婚姻對象或是就讀哪個大學,都會形塑我們的人生。擁有的選項越多,一做出錯誤決定,就輸得越多。我們就忍不去要去推想:「有那麼多的選擇,但我們怎們會錯得這麼離譜?」

史瓦茲強調了在我們的選擇和選項中的三種「蘑菇效應」 :

  • 每個決定需要花比較多的力氣。
  • 比較容易犯錯。
  • 這些錯誤的心理後果比較嚴重。

為什麼「只要最好的」可能不是好策略

鑑於我們經常做出錯誤決定,以及需要做的決定那麼多,追求「足夠好」而不是總是追求「最好」,肯定是比較有道理的。史瓦茲把人分成「追求極致的人」和「滿意就好的人」。

追求極致的人除非獲得「最好」(不論是在什麼情況下)不會快樂。這使得他們在決定之前必須檢視每一個選項,無論是試穿十五件毛衣,或是嘗試交往十位可能的伴侶。

滿意就好的人只要夠好就願意定下來,毋須確定是否還有更好的選項。滿意就好的人有一定的準則或標準,只要符合就會下決定。他們沒有要「最好」的這種意識形態需求。

滿意就好這個概念是經濟學家賀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中文名司馬賀)在一九五○年代提出的。司馬賀迷人的結論是,如果你把做決定需要的時間考慮進去,滿意就好實際上是最好的策略。

史瓦茲好奇:鑑於他們投入選擇的時間,追求極致的人真的做出比較好的決定嗎?他發現客觀來說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主觀上並不是。他這麼說的意思是,追求極致的人可能取得了他們相信最好的可能選擇,但是這項選擇不一定會讓他們快樂。他們可能得到了稍微好一點的工作,稍微高一點的薪資,但不太可能滿意自己的處境。

追求極致可能讓我們的人生付出痛苦代價。如果我們做每一件事都必須百分之百正確,就會讓自己承受沉重的自我批判。我們因為做錯的決定折磨自己,不明白為什麼自己沒有去試探其他選項。「應該、本來可以、早知如此」總結了許多追求極致的人對於過往決定的糾結心態。而史瓦茲用一幅漫畫概括他們的命運:一名垂頭喪氣的大學新鮮人身上穿的大學衫印著:「布朗大學……可是我的第一選擇是耶魯。」

對比之下,滿意就好的人比較能原諒自己的錯誤,心想:「我根據眼前的選擇做了決定。」滿意就好的人不相信他們能夠為自己創造一個完美的世界,因此當世界不完美時(通常是如此),也就比較不會困擾。

調查顯示,跟滿意就好的表親比起來,追求極致的人普遍比較不快樂,比較悲觀,而且比較容易憂鬱。如果你想要擁有比較平靜的心靈和比較滿足的生活,做個滿意就好的人。

在限制中感到快樂

史瓦茲指出,過去四十年美國的個人平均所得(考慮了通貨膨脹)已經翻倍。擁有洗碗機的家庭從百分之九上升到百分之五十;擁有空調設備的家庭從百分之十五增加到百分之七十三。然而在同一時期,在相關調查下快樂並沒有的增加。

真正帶來快樂的是與家人和朋友的親密關係,而這裡有個悖論:親密的社會連結的確減少生活中的選擇和自主性。例如,婚姻減少了自由,不能有超過一個戀愛對象或性伴侶。如果上述悖論成立,結論就是與快樂相連的必然是較少而不是較多的自由和自主性。「那麼是否有可能,」史瓦茲問,「選擇的自由並不像人們說的那麼好?」畢竟,要應付數以萬計的選擇,我們必須花的時間正是可以用來經營寶貴關係的時間。選擇有可能不只是改善不了現況,還可能實際上降低了我們的生活品質。在這項等式中,某種程度的限制有可能是解放。

史瓦茲指出,在一項調查中,百分之六十五的訪談對象表示,如果他們得了癌症,會想要掌控自己所接受的治療。然而在真正罹患癌症的訪談對象中,整整百分之八十八的人不想要選擇。我們以為自己想要,但真的有選擇的時候,選擇就變得比較沒有吸引力了。太多的選擇的確會使得我們苦惱。

為什麼比較會讓所有的事變糟

史瓦茲指出,有調查顯示,人們面對選擇而需要考慮如何取捨時,既猶豫不決,又比較不快樂。例如,買東西時若面對兩個有吸引力的選項,事實上很可能一樣都不買。

為什麼比較多的選擇不會讓我們比較快樂?其中的關鍵原因或許是,選擇增加了我們的責任。在這樣的脈絡下,有一項重要研究顯示,當我們知道自己的決定是不可逆時,其實比較快樂。這是因為當我們做出自己知道無法改變的決定時,會在心裡努力驗證這個決定是對的,並且拋開所有的心理權衡。舉個例子,對婚姻保持彈性態度自然而然會削弱婚姻。

曾經,如果你在藍領地區居住和工作,所有朋友也都在這一帶,你可能對自己的生活狀況感到快樂。但是隨著電視、網路等等的出現,有了可以跟他們比較的龐大對象。即使我們已相當富裕,總是會有更有錢的人。這些是史瓦茲稱呼的「向上比較」。向上比較容易讓我們嫉妒、產生敵意、感覺壓力,並且降低我們的自尊。

相反的,「向下比較」讓我們注意到,跟那些擁有很少的人相比,我們是多麼幸運。這樣的比較會振奮心情,提升自尊,同時降低焦慮。只要每天早上和晚上對自己說「我有許多事情要感謝」,並且想想這些事,就能帶領我們接近現實,增加快樂。感恩的人比較健康、比較快樂,也比較樂觀,超過不感恩的人。

既然較多的選擇會帶來較多的比較機會,那快樂的處方很簡單,同時有兩部分:

  • 讓你的選擇不可逆。
  • 總是欣賞你擁有的生活。

總評

大量的選擇是心裡痛苦的主要來源,因為牽涉到錯失機會的焦慮,以及懊悔沒有選擇的路徑。然而這種獨特的傷痛,曾經只有相當少的人有此經驗,隨著財富和選擇的增加,已經幾乎成為流行病了。在地球村的現實裡,我們忍不住會想,為什麼我們不像瑪丹娜那麼有名,不像比爾.蓋茲那麼有錢,比較之下我們的生活看起來那麼平凡,那麼受限。

如果你是追求極致的人,《只想買條牛仔褲》可以是改變人生的書。如果你讓自己陷入「但願」的煎熬之中,這本書可以讓你看清,你對生活有多麼滿意不是取決於你的經驗究竟是好是壞,而在於你是否認知到實然與可然之間有道鴻溝。

史瓦茲納入了兩份七道題的檢測,因此你可以自行判斷你是追求極致還是滿意就好的人。他承認自己是滿意就好的人,這點也在他的書寫之中顯現出來。《只想買條牛仔褲》顯然不是為了成為選擇和決策的「最佳著作」而筆耕多年,讓每一句每一行都恰到好處。不過這本書成功了,因為史瓦茲花了幾十年思考這些議題以及它們對我們的快樂可能會有什麼影響。

相關書摘 ▶《一次讀懂心理學經典》:我的大腦和你不一樣——自閉的特質可以重塑為長處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一次讀懂心理學經典》,時報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湯姆・巴特勒-鮑登(Tom Butler-Bowdon)
譯者:林鶯

濃縮百年來最具革命性的心理學觀念
快速掌握,隨時應用

湯姆・巴特勒—鮑登:「無論你是不是心理學者,人性總是吸引著我們每個人,而本書是小小的嘗試,讓可能永遠不會正式學習心理學的人,也能接觸到心理學的洞見。」

你是否反覆聽過一些心理學名詞與概念,想要瞭解卻找不到時間讀完一本書?不管是想搞懂網紅名嘴的術語,或是被博學的老闆問倒、或是想在臉書上貼一句發人深省的小語,由湯姆・巴特勒—鮑登編寫的《一次讀懂心理學經典》(50 Psychology Classics)都可以滿足你的需求。

本書囊括五十本心理學領域的書籍和數百種相關觀念,時間跨越一世紀,介紹最吸引人的心理學問題。作者提及的每一本著作都有附上格言、理論重點、評論以及專家小傳,同時提供與該理論相關的人物和運動脈絡。從佛洛伊德、榮格、阿德勒等古典大師,到當前仍在影響世人的科學家如康納曼、塞利格曼、薩克斯,本書通通收錄,隨身隨時都能自我探索,與友人分享感性、洞察人性的話題。

《一次讀懂心理學經典》宗旨不在解決問題,而是希望可以引領讀者進入心理學的世界,覺察自我,瞭解本性,改善人際關係,提升生活品質。

getImage-2Photo Credit: 時報出版

新書導讀講座

【場次一】

  • 主題:我是誰——瞭解你的潛能和陰影
  • 講者:海苔熊(科普心理作家)
  • 時間:2019.05.26(日)14:30

【場次二】

  • 主題:你是誰——心理學教你手把手探索人心
  • 講者: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 時間:2019.06.15(六)14:30

地點:台北市萬華區和平西路三段240號2樓(近捷運龍山寺站)
憑新書入場免費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苏ICP备160024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