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世界的寶可夢:暱稱皮卡丘的「太平洋多角海蛞蝓」

文:李明忠(資深水中攝影人和潛水教練,真實常年在墾丁地區潛水和攝影,世界曾於2016年6月擔任國際潛水暨度假觀光展講者,可夢蛞蝓分享自身水中攝影經驗)

自從2016年8月「Pokémon GO」在台提供下載後,暱稱迅速發燒,太平可以看到好多玩家不論白天、洋多夜晚,角海總是真實低頭看著螢幕期待怪物的出現,甚至某些地點因為人潮爆多而上了國際新聞,世界可看出這股虛擬熱潮多麼瘋狂。可夢蛞蝓雖然因此讓許多喜歡宅在家裡的暱稱人走向戶外。

但虛擬畢竟不是太平真實,存在虛擬世界中的洋多怪物或寶物不會成真。或許,角海我們可以放下手機,真實看看存在這真實世界的珍奇生物,將會驚訝於造物者的神奇。

近年來台灣的潛水產業蓬勃發展,讓更多人想接觸水下世界,而不再只是浮在水面往下望。加上數位相機和社交網路的普及,更讓這股熱潮無遠弗屆,不論在哪裡拍到什麼驚奇生物,只要一貼上網路,便有很多潛友安排假期前往一探究竟。

每年夏天,在台灣東北角、墾丁、小琉球、綠島和蘭嶼,總會在岸邊看到很多潛水人頂著大太陽、汗流挾背,揹著沈重裝備拿著相機,準備下水尋找「Pokémon」。水下生物的魅力只有接觸過的潛友才了解,那種令人留連忘返的吸引力多麼瘋狂,海洋生物多麼神奇,讓我們走進水下世界,尋找真實的「Pokémon」。

想看一眼要有點運氣──豆丁海馬

1Photo Credit:李明忠
圖一:豆丁海馬。(作者提供)

海馬是眾所皆知的海洋生物之一,但豆丁海馬可不是每個人都知道。之所以稱為「豆丁」就表示體型很小,全世界出現的第一隻豆丁海馬叫「巴氏豆丁海馬」,是由一位住在新喀里多尼亞(New Caledonia)的科學家巴吉邦(Georges Bargibant)在1996年無意間發現的。

牠體長不超過3公分,主要分佈在日本南方至澳洲中間的海域。20年來,印尼每年靠著這小小可愛又嘟嘴的豆丁海馬,就賺進大把大把的觀光財,吸引全世界的潛水人前往朝聖,可見魅力驚人。那時大家尚未得知台灣也有牠的蹤跡,還曾發起尋找豆丁海馬的活動,直到2005年才發現牠的踪影。

那年筆者曾隨朋友前往墾丁頂白沙潛點拍攝,那一天水況很好,既無大浪也無強流。我們在海岸線往左先走50公尺,下水後左切45度角直達33公尺處。一到沙地就看到好多棘穗珊瑚和海扇,朋友馬上靠近一顆海扇尋找,幸運之神就這麼降臨,上面有2隻粉紅色豆丁海馬。在這麼深的地方能待的時間不過十幾分鐘,所以我們抓緊時間輪流拍攝,那一刻覺得台灣真好,不用出國,就可以看到這麼可愛的生物。

現在墾丁的南灣海域多個潛點都有,每年吸引很多潛水人前往朝聖。除了墾丁之外,就連東北角、小琉球、綠島和蘭嶼也陸續發現,不過想看牠一眼還是要有點運氣才行喔。

潛水人最愛的生物──海蛞蝓

2Photo Credit:李明忠
圖二:海蛞蝓。(作者提供)

牠們色彩鮮艷、造型奇特,有些更是偽裝高手,完全融入環境之中,讓人難以察覺。全世界的裸鰓類海蛞蝓有3000多種,而台灣至今被發現的已有1000多種,但讓人最喜歡、最熟悉的就是被稱為皮卡丘的「太平洋多角海蛞蝓」。

每年夏天,東北角海岸標示82.5K處,可以看到很多潛友下水尋寶,而這隻可愛的皮卡丘絕對是最紅的明星!體長約莫3公分內,以苔蘚蟲、海鞘和其他裸鰓類為食。筆者2016年6月也前去東北角拍攝,在看到牠的那一刻,不自覺就被牠鮮艷的色澤吸引,但只要牠一爬動,就開始考驗大家的攝影技術,只求捕抓那美麗的瞬間。

造型怪異的生物──海鞘

3Photo Credit:李明忠
圖三:海鞘。(作者提供)

牠屬脊索動物門,全世界大約1250種,雖然形狀很像植物,但牠可是不折不扣的動物,以過濾浮游生物和有機物為主。幼小的時候長得很像蝌蚪,等牠們完全成長後,會開始尋覓合適的地點,並且附著其上終其一生。牠們有些長的很像中空的管狀物,上面有2個開口,令人好奇身體構造如何運作。牠們固定在一個地方不會移動,有時也成為其他動物共生的地方,像是蝦虎魚會在上面產卵,還有特定品種的蝦子會住在裡面以避開掠食者。

海鞘在海洋世界算是常見生物,但要找到有趣的表情的那就不一定了,筆者曾在蘭嶼和綠島發現過笑開懷的海鞘。黃色海鞘因為白色的部分像極了鹹蛋超人,因而成為牠的戲稱;而在綠島的淡藍色海鞘,則因為黑色笑彎的眉毛和張著大口,像極了一群聚在一起開懷大笑的朋友。這麼可愛的生物,每看一回就笑一回,真的超療癒,怎能不被吸引下水看看牠們迷人的表情呢?

本文經科學月刊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苏ICP备160024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