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權爭霸》:荒無人煙的北冰洋,各國爭相插旗的「極北之土」

文:詹姆斯・史塔萊迪(Admiral James Stavridis)

北冰洋的海權荒無願景

世上幾乎每一個海洋都曾經是大戰戰場,有些海洋經歷的爭霸爭相戰火洗禮次數較多,差別如此而已——全球沒有一處往還頻繁的人煙海洋能逃過大流血的慘劇。事實上,北的極我們根本無從估計自人類開始航海千百年來,冰洋北有多少男女死在海戰中。各國不過有一個例外:北冰洋。插旗

除了這唯一例外以外,海權荒無世上每一處海洋的爭霸爭相海底,都躺著早已作古水手的人煙鏽蝕武器,他們的北的極戰鬥也永遠成為過去。但北冰洋由於位在世界頂端、冰洋北人煙罕至之處,各國是插旗如今世上碩果僅存唯一一處沒有出現過大規模戰鬥的海洋。今天的海權荒無北冰洋有可能成為一處人類互助合作的和平區,但它龐大的資源令許多當局越來越眼紅,緊張與危險情勢也不斷升高。

今天的北冰洋世界處於一種一觸即發的緊繃情勢中:一邊是生怕我們會毀了這世上唯一淨土的環保人士,一邊是想開發北冰洋巨大自然財富的開發商(儘管北冰洋的極光之美也令他們欽羨);一邊是俄羅斯,一邊是北約,而且無論就比喻或就實質意義而言,雙方都絕對可能跌跌撞撞再打另一場冷戰;一邊是想將北冰洋保留為科學外交專區的科學家,一邊是本意良善想在這世上最後邊疆建立生態觀光與教育產業的旅遊業者。

北冰洋是一個充滿願景與凶險,還有神祕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在觀察北冰洋的時候,我們應該了解它在所有世人心目中占有的地位。

甚至直到今天,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諸國許多人仍然稱為「極北之土」(High North)的這個地區,還往往有人視為一處等著開發的溫帶區。古早有關北極的地圖常將這裡描述成一處位於世界頂端、氣候溫和的宜耕之地,這項錯誤概念持續了許多世紀。16世紀最偉大製圖專家吉拉杜・摩卡托(Gerardus Mercator)在1595年繪製的地圖中,就將北極描繪為如此適合居住的地區。甚至直到19世紀中葉,德國人奧古斯特・彼得曼(August Petermann)等地理學者提出的理論仍然認為北極氣候溫暖,許多探險家也對這些理論信之不疑。幾乎每一個文明都有一兩個有關北極的神話,以西方文明來說,耶誕老人就是一個著名故事。

由於在大部分有紀錄的歷史過程中幾乎不近人煙,身為世上最小之洋的北冰洋(有時也叫做北極海)一直籠罩在神祕中。古早的地圖一般將它描繪為一處巨型水世界,邊緣有許多美麗小島,島上住著龍與魔鬼;要不說它是巨型海洋,但在龐大的中心冰原中藏了許多氣候溫暖的土地。甚至在今天,我們對月球或火星的觀測與了解,都比對北冰洋更仔細、更全面。

有意思的是,就算在今天,想詮釋北極與北冰洋仍然有些難度,甚至就連「北極」(Arctic)一詞也有不同定義。科研界大體認定,所謂「北極」指的是地球北端,在夏至時日頭終日不墜的地區,即北緯66度33分45.9秒跨經地區。也有人根據氣溫定義,例如七月均溫在華氏50度(註:攝氏10度)以下地區屬於北極。還有人從政治角度出發,認為境內住有北極原住民人口的國家才算是北冰洋國家。人類對一個地區的詮釋,總是因為觀察家各有偏見,以及誰應該主控、如何主控那個地區的理論不同而有不同。北冰洋雖說神祕,也不能例外。

談到這個問題,北冰洋對俄羅斯的重要性值得注意。整整有20%的俄國人生活在北極圈內,相形之下,基本上沒有美國人生活在北極圈內,住在北極圈內的加拿大人也不多。順帶一提的是,這世上大概除了加拿大以外,沒有一個主權國像俄羅斯這樣如此自許為北極國了。俄國不久前才將世界最大、威力最強的核動力破冰船「北極號」(Arktika)下水。北極號全長567英尺,排水3.3萬噸,八萬匹軸馬力,能夠劃破厚達10英尺的冰。令人稱奇的是,基本上荒無人煙的北冰洋,今天卻是全世界成長最快的地區——每一個北冰洋國家都在積極闢建屯墾區,加強軍事活動,擴大資源開發,都想辦法在這「極北之土」插旗。

就北冰洋海洋而言,當然基本上其實是一處有兩個大缺口的封閉海域;這兩個開口一個接太平洋,水道很窄,一個通大西洋,水道較寬,兩面都有綿長的大陸礁。由於極地氣候不斷變暖,氣溫與水溫持續升高,讓海員提心吊膽、讓科研環保人士關注的永久冰蓋也在逐年腐蝕。今天幾乎每一位有分量的科學家在觀察全球環境情勢時都能見到這種走勢。

也正因為冰封逐漸瓦解,一處龐大的自然資源寶庫、地緣政治要地與非常有效的海上交通要道,在人類有史以來第一遭開始對人類開放。

AP_17223672269633Photo Credit:AP/達志影像

到2040年,北極會出現一條一年可以通行12個月的海道,再隔10年,北極冰蓋將不復存在。令人感到反諷的是,許多世紀以來,西方世界始終尋尋覓覓想找一條穿過加拿大極地前往亞洲的所謂「西北通道」而不可得。今天,拜汙染與全球暖化之賜,我們不費吹灰之力已經迅速完成了這件工作。就面積而言,北冰洋約有540萬平方英里,與南極洲差不多大小。

北冰洋的願景極為亮麗:根據評估,全世界未經開發的石油(或許有1,000億桶)約有將近15%蘊藏在北冰洋,未經開發的天然氣(或許有1,700萬億立方英尺天然氣與440億桶液態天然氣)約有30%,此外還有價值可能超過一萬億美元的鎳、白金、鈷、錳、黃金、鋅、鈀、鉛、鑽石與稀土金屬。大概地說,已知碳氫(石油與天然氣)貯藏量約有25%在北冰洋。

北冰洋還是人類活命不可或缺的蛋白質巨型孵化場:它產魚。舉例說,美國漁獲有五○%來自阿拉斯加海岸沿線兩百浬專屬經濟區。其他許多活躍於這處水域的國家,無論是在本國經濟專屬區內或在公海運作(非北冰洋國家在公海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情況也一樣。而北冰洋水域就平方里數而言,僅占全球面積2.5%。就地緣政治擁有權而言,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的大陸礁主張如果都能如願以償,則北冰洋已知資源的幾近八成都將落入俄國手中。

最重要的是,就商務與地緣政治而言,由於冰蓋漸退,傳奇色彩濃厚的西北通道已經迅速開通。幾年前,每年經由北冰洋路線運輸的貨品總有一百多萬噸,這比經由較低緯度路線運輸的傳統做法節省好幾千英里里程。

經由北冰洋路線運輸的貨品噸數逐年增加,它們大致分為三類:冒險觀光(規模最小),跨北冰洋船運(往來「極北之土」本身港口系統之間),以及全球運輸(以北冰洋以外的世界各角落為特定目標)。連結亞洲與歐洲的關鍵海運線有兩條——沿北美洲大陸的西北通道,以及沿歐亞大陸塊、基本上等於沿著俄羅斯海岸而行的「北海航線」。這兩條路線目前都有難測的風險,但使用的人正不斷增加。俄國顯然會想辦法開發屬於第二條的歐亞線。

阿拉斯加外海狹隘的白令海峽是一條關鍵性海運要道,是北冰洋與太平洋之間唯一通道。美國海岸防衛隊以通過白令海峽的海運流量為粗略標準指出,從2008到2012年,白令海峽的交通運輸量增加了將近120%。所有這些船舶必須通過一片幾乎沒有傳統港口、導航援助、浮標設施與其他輔助航海系統的開闊水域。

以美國在北坡(North Slope)的大港、阿拉斯加州北坡自治鎮鎮會巴羅(Barrow)為例,就只有定期的空中運補航班。甚至是在北極區花大錢投資的俄國,在北冰洋地區也只能做到有限度的海岸巡防。由於生存條件過於嚴苛,長年冰封,以及與全球通訊中心距離過遠,北冰洋的資源一直沒有開發。這一切當然是令人雀躍的機會。北冰洋有讓人無法否認的願景,但它也位於一處危機四伏地區的中心。

我在1970年代末期乘一艘在西太平洋作業的驅逐艦,第一次駛進北極圈。我們當時奉命撤出日本附近水域的例行巡邏,前往阿拉斯加西海岸。我們運氣還不壞,因為當時正值盛暑,雖說談不上鳥語花香,但海上風浪倒也並不險惡。這項任務的重頭戲是讓我們把軍艦一頭栽進北極圈,而讓艦上每一名官兵都成為海軍術語中所謂的「藍鼻頭」(Blue Noses)。

通常,軍艦在進入北極圈以後,艦上還要舉行儀式,在艦首擺一盆北極圈冰水,讓第一次進入北極圈的官兵把鼻子浸在盆子裡。不過由於我們艦上沒有「藍鼻頭」,當然也沒人想玩這把戲。我就這樣雖然沒有受過鼻子浸在北極圈冰水的「洋」罪,也領到「藍鼻頭」證書。

從地緣政治角度來說,當時正值冷戰巔峰期,我們軍艦進入北極圈的任務是測試極端天候下的反潛戰裝備。我們沒有真正碰上一艘蘇聯潛艇——至少就我所知如此——但仍然完成這項任務。身為反潛作戰官的我,比較擔心的不是會不會真正碰上一艘蘇聯潛艇,而是如何將那個用一根長纜線拖著的陣列聲納系統從轉輪上放入海中,再將它完好無缺地收回艦上。之後20年,美國與蘇聯戰艦在北冰洋有許多互動,大體上都是潛艇在冰層底下的你來我往。

這類對抗一般而言都在寂靜無聲、一片黝黑的北冰洋水下深處進行,外面的人既然看不見,相關報導也很罕見。說起來,這也合情合理。像那些貓捉老鼠的遊戲一樣,過去的事就讓它們過去吧。在冷戰期間,我們躲過槍彈,總算沒有造成北約與蘇聯之間的真正大戰。但前瞻未來,見到可能出現在北冰洋的種種對抗,我常想到幾十年前那第一次北冰洋之行,希望我們能在這世界頂端再次避開海戰。

相關書摘 ▶《海權爭霸》:美國應儘早了解,21世紀掛帥的將是印度洋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海權爭霸:世界7大海洋的歷史與地緣政治,全球列強戰略布局與角力》,聯經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詹姆斯・史塔萊迪(Admiral James Stavridis)
譯者:譚天

海洋的重要性,遠超乎我們的想像
蘊藏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產、漁產等重要資源的海洋,為各國所覬覦
全球水道互相連通,也牽動著全球事務及地緣政治,新海上大戰一觸即發
海權是人類史的推手,造就今日世界的樣貌,也決定未來的命運

繼美國海軍史學家 奧夫瑞・薩耶・馬漢 之後,最具權威的海權論著——海軍上將 詹姆斯・史塔萊迪 以《海權爭霸:世界七大海洋的歷史與地緣政治,全球列強戰略布局與角力》帶讀者真正重新認識海洋的前世今生,過去與未來。

詹姆斯・史塔萊迪:「像地中海的西西里一樣,台灣也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我穿著美國海軍制服倘佯在基隆港各處,腦海中想著這個島的戰略重要性:它像是南中國海的瓶塞,扼住韓國、日本、中國以及南方諸國之間的海上通道。」

當代最著名的海軍將領,也是唯一做過北約盟軍最高統帥的美國海軍上將史塔萊迪,用他旅經全球各大海洋、身歷其境的經驗,寫出有關海權的故事,告訴我們海洋地理如何塑造國家命運,海軍軍力如何在一種實質意義上造就今天這個世界,並且決定明天的世界。

觀察地球和人類歷史時,我們往往聚焦在占30%表面積的陸塊,而輕忽占70%的海洋。事實上,海洋對過去及未來的世界都有關鍵性影響,範圍含括經濟、政治、軍事、生態環保等,因戰略地位及蘊涵重要資源,成為各國的權力競技場,誰能制定海洋秩序、調度世界資源,便能成為強權,海上力量對於國家繁榮與安全至關重要。

《海權爭霸》是一本精彩的海軍史,帶領我們以新角度觀察各大海上戰役。史塔萊迪以銳利的眼光探討特別是在北冰洋、東地中海與南中國海出現新海上大戰的可能性。從海盜到汙染,以宏觀角度審視海洋面對的諸多挑戰。

海權爭霸Photo Credit: 聯經出版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苏ICP备160024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