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其實很好》:你一生都在追求父母的肯定嗎?

文:吳宜蓁

憶筱一直以來都是你家中最讓父母滿意的小孩, 禮貌好、其實求父學業、好生學歷總是都追名列前茅。直到研究所畢業要出社會工作,母的嗎 憶筱毅然而然決定要去考空姐,肯定 讓父母勃然大怒,你 好不容易把憶筱培養到名校的其實求父研究所畢業, 未來去當工程師前途一片光明,好生 卻在此時想去當「空中服務員」!都追

但對憶筱來說,母的嗎 卻是肯定想了很久的決定, 她知道以前的你自己聽話有禮、努力念書,其實求父 都只是好生因為「這樣能讓爸媽開心」, 剛好讀書對她來說也不太難, 於是就這樣按照著父母的期望, 選擇了好像前途看好的科技業相關科系。只是研究所畢業之後, 她覺得已經達成父母內心的期望了, 現在想為自己而活, 才決定跨行去做想做的事。只是面對父母龐大的反對力道, 甚至揚言要把她趕出家門, 憶筱很難過也很痛心, 猶豫該不該放棄自己想做的事……

「你真是乖小孩」,是我們從小時候就聽到大的讚美,只要做出符合大人期待、符合「小孩」這個角色的事情的時候,「乖」就是最常接觸到的稱讚。

「乖」具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在還懵懵懂懂之時,尚未搞清楚「乖」是什麼,但因為聽到一聲「乖」,看到爸媽、長輩開心愉悅的表情隨之而來,大家點著頭肯定的模樣、和悅穩定的氣氛,讓我們感覺「乖」這個詞,應該就是個好東西。

然後小時候的我們開始知道當他們表達出乖、好、不錯,或是他們出現放鬆開心的表情,也會讓我們感覺可以開心與安全。然後漸漸了解,原來「好」、「不錯」是一種肯定,可藉由他人的認可來肯定自身的優點,認為自己是不錯的小孩。

其實這一切,從小就開始了

這些肯定有時候是重要的,能使人學會一定的行為規範,可以讓小時候的我們維持生理上的安全。譬如碰插座的時候可能會聽到長輩的尖叫聲,也可能會被嚴厲地訓斥與警告,這些高頻又大聲的叫喊或責罵,會讓我們驚嚇、恐怖、不知所措,並把這些當作「不安全」的訊號,可能還不知道為什麼不能碰插座,就已經可以愈來愈敏銳的感受到他們尖叫或責備前的「前訊號」,或許是皺起眉頭、手叉上了腰,就知道那個「不安全」的訊號又要來了,進而引發恐懼、焦慮。

小時候的我們,缺乏判斷生理上安全與不安全的能力,需要仰賴父母以及周遭大人,來練習趨近安全,遠離危險。

但若這些肯定,夾雜了父母個人未滿足的需求與遺憾,他們藉由肯定與稱讚(甚至是情緒),讓孩子可以聽話、順從父母的需要,這些稱讚與情緒變成了控制的手段,讓身為孩子的我們為了尋求父母的開心、害怕不再被父母喜愛、尋求家庭的和諧,而做出符合父母需要的舉動,也逐漸習慣滿足他人需要的生活,仰賴他人的判斷來決定這件事情能不能做,然後習慣忽略自己的想法,認為自己的需要不那麼重要,然後發現生活內充斥著他人的需要,努力配合著所有人,唯獨不記得自己是誰、想要什麼。

習於去偵測父母的需求與期待,擔心著不再被愛而隱藏內心的渴望與需求,努力地迎合著父母的需要,因為相信著,唯有這樣才能夠被愛,只有這樣父母才會認可自己,覺得自己不錯。於是開始戴上了面具,讓父母看見他們想要看見的自己,那個聽話、順從、令雙親讚不絕口的孩子,不敢以自己的真面目示人。

不敢脫下面具的我們, 也漸漸無法相信自己, 活在他人口中的「 好」 與「 不好」當中,人生中擺了許多的「應該」,認為自己「做了什麼事」、「成為怎麼樣的人」,才能夠被認同與喜愛。在家庭中,被父母的評價給綁架;走出家庭,便會被朋友的期許綁架、被上司評價綁架、被另一半的需要綁架。在家裡到其他所有的人與人的關係中,相信只有「按照他人想要的做」,才能夠證明我是「好的」朋友、「好的」工作者、「好的」伴侶,這都源自小時從家庭當中學會:得要成為他們眼中的「好」,才可以被重視被愛,而把自己的價值擺放在他人的評價當中。

然而,當他人的標準沒有標準

可惜的是,人的想法總是容易受心情、遭遇的人事物而有所改變。父母的評價也可能因狀況不同而有所改變,可能今天早上爸媽說:「你為什麼都不聽話?很叛逆欸你」,希望你可以放棄自己的想法聽從他們的意見與決定,晚上他們卻罵著:「你為什麼都不會自己想,你以後想要做什麼?人家說什麼你就做什麼?」要我們擁有自己的想法與決定。

假若因為父母認為我堅持自己的想法而認為我「叛逆」,而感覺自己就是那個不好的小孩,所以放棄擁有自己的想法與感受,接著再收到父母對自己沒有想法的責備,將永遠沒有一個穩定可依循的道路,來確認自己這麼做一定可以獲得「乖乖標章」,只有一直徵詢父母「此刻的期待與希望」,最好成為他們肚子裡的蛔蟲,才能夠確定自己「安全」,不會被責備會烙下「不乖烙印」。

我們努力的想要獲得「乖乖標章」,避免「不乖烙印」,但乖乖標章有時效性,不乖烙印卻刻在身上,要不停的賺得乖乖標章貼在身上,擔心「不乖」一烙在身上就再也無法消除,所以小心翼翼的觀察父母表情舉動的蛛絲馬跡,就害怕一不小心做錯了判斷,烙印隨之而來。

漸漸的,生活中的關注,只剩下「乖」與「不乖」的評價,而不是自己真實的模樣。我們把父母眼中的自己,當作是自己的價值,愈來愈難以相信:「即使我以原本的樣貌表現自己,我仍然是個值得被愛的孩子。」

時時處在「 可能會被認為不乖」 的擔憂當中, 不知道這一刻被稱為「 乖」 的舉動,下一刻是否還屬於「乖」的範疇,因為持續感覺到威脅,無法有安全感。尤其有許多父母都曾沿襲過去傳統威脅小孩的說法:「你再這樣我們就不要你了」,甚至將不聽話的小孩直接丟出家門,這些言語及行動皆悄悄地刻印在孩子的潛意識中,害怕做出不符合期待的行為時,就會被放棄或是丟下,害怕自己不聽話便不再被愛,為了保護自己,讓自己可以繼續的被愛、能歸屬在家庭中的一員,於是壓抑了自我的想望。

然而這樣的壓抑,無法讓人真正獲得安全感,也無法相信自己「本來就」屬於家庭,被丟棄的恐懼感驅使我們隱藏內心的想法,並告訴自己「我的需要不重要」,與他人有衝突的時候,率先放棄的就是自己的需要。這樣的放棄,並非本於自我理智思考過後的判斷,而是反射性的就決定放棄,事後再感到委屈,甚至已對放棄自我需求的感受感到麻木。

一起戒了「尋求肯定」的癮吧!

由於習慣順從父母,只有了解他們的需要並獲得肯定,確定自己有達到他們的要求時才會有安全感。這樣的「行為癌」會侵襲所有的人際關係,不論是人際相處、情感關係、工作場域,都會不斷的想了解他人的需要、尋求他人的肯定。有趣的是,往往習慣順從他人的人,特別容易吸引那些想要支配他人的人,於是順從的行為癌加速讓我們病入膏肓。

父母的需要與自己的需要,並非是非黑即白的兩難抉擇,而是我們透過思考雙方的考量與立場,判斷抉擇過後的結果自己是否願意選擇承受,試著表達自己的需求與評估,讓我們在父母的期待與自己的需求上取得平衡。若是天秤失了衡,把父母的感受與需求放得比自己還要重要,我們便會落入不安與失去自我的負向循環。

要從惡性循環當中跳脫出來,首先必須開始練習聽見自己的聲音。唯有時時去注意自我的感受,除了去偵測他人的需要,同時也問問自己想要什麼、需要什麼,才有機會去將自己的需要與父母的需要擺在天秤的兩端,再做出思考與判斷。

千萬記住,不是要你「不聽話」

有許多人會擔心,當我不要去管父母的肯定與否,會不會變得太過自我?自以為所有決定都是對的、好的,會不會太自我感覺良好?其實,開始跳脫出「他人評價」的框架,是一場值得挑戰的冒險,可能一開始會無所適從,不確定自己的想法夠不夠客觀,但這是一個不由評價來決定自己價值的挑戰。

尤其長大後,雖然比起父母經歷的少,但我們可能擁有更多的知識水平,更豐富的訊息管道,我們的考量與感受未必會比父母的想法來的不周延。長大了,會思考也開始練習做出抉擇,不再需要仰賴父母給出的訊號來「避險」。可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會犯錯,但那會變成下一次做出選擇的養分。

不要仰賴父母的肯定,不意味著要為反對而反對,而是透過一次次的練習,看見父母的期望和自己的需要,衡量每一個抉擇可能要付出的代價是什麼,在做出每一個選擇時,能夠理解自己是如何做出這樣的決定,並願意承受可能附加的代價。即便這個選擇可能是跟隨父母的意見,也是先透過了自己的思考與抉擇,不再是只是「順從」而是「選擇」。在一次次的練習選擇、承擔代價中,才能夠漸漸拾回對自己的信任,相信自我價值可以由自己來決定。

你,其實很好

  1. 別把父母眼中的自己,當作是自己的價值。
  2. 要從惡性循環當中跳脫出來,首先必須開始練習聽見自己的聲音。
  3. 透過一次次的練習,看見父母的期望和自己的需要。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你,其實很好:學會重新愛自己》,四塊玉文創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吳宜蓁

是誰要你委屈?是誰讓你自卑?
你的人生不該活在別人的期待裏,
要相信,你值得被好好對待。

停止說「都是我不好」,此刻,告訴自己,所有的自卑都是多餘。

「為什麼我總是在忍耐?」,從小我們被教導著「以和為貴」,
在不斷壓抑的狀況下,忽略了內心真實的聲音,
別把忍耐當成生存法則,勇敢表達你的需求吧。

「為何我這麼糟,無法滿足他人期待?」
父母、師長、情人的期待,從來不是你的人生,
滿足別人只能獲得「暫時性」的快樂,
請分清楚,哪一個是你對自己的期望。

「我老是比別人差,怎麼辦?」
兄弟姊妹、另一半的前男/女友、同學、同事……
我們的人生總是不斷被比較,也被自己拿來比較,
停止比較吧,不論你是什麼樣子,都值得被愛。

「要是我做錯了決定怎麼辦?」
總是怕做出錯誤的選擇,
反而寧願為他人而活嗎?
不如相信自己一次,就算錯了也是「自己的路」!

本書特色

  • 專業諮商心理師親授,找回自信的最佳途徑
  • 家庭、愛情、人際、內心,全面探討你的生活
  • 教你用最實際可行的方法,遠離自卑的自己
你,其實很好(立封)Photo Credit:四塊玉文創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苏ICP备160024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