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的藝術》書評:在生活當中打開我們的感官,而非將藝術視為超越社會的獨立學門

文:汪正翔(自由攝影師)

據研究,觀察官看一張照片,藝的感的獨只需要1/30秒的術書視為社會時間,就已經決定了觀看的評生順序。我們從小都被教導要細心的活當觀察;拿起相機的時候,也被鼓勵要具有「攝影眼」,中打發現平常肉眼所忽略的開們細節。你會以為《觀察的非將藝術》(The Art of Noticing)是一本提醒讀者要細心觀察的書籍。但它不僅如此。藝術

觀看,立學不等於主動感知

對身處當代社會的觀察官我們而言,觀看並不是藝的感的獨只受到生理慣性的限制,更受到自我以外的術書視為社會權力所支配。現代社會是評生個圖像氾濫的世界,每天舉目所及都是活當廣告、海報、電視、電影、社交媒體上的照片。

我們看這些東西的時間幾乎超過了面對真實世界的時間,但是圖像的「真實」與世界的真實之差異在於:圖像背後是有目的的。這些目的不完全是為了服務我們,更多時候更內含某種商業邏輯甚至國家權力,同時潛藏了某種刻板印象與意識形態。

看這些照片,人以為自己在主動的觀察,但實際上並沒有,我們只是被動的接受這些影像所隱含的關鍵字。我們看得越多,心中的關鍵字就越強固。

讓我再舉一個例子:我曾經有機會幫一家網紅公司拍攝活動照片。這些網美被拍攝的同時,也對成千上萬的網友發送她們的影像。在這整個過程當中,無論是圖像生產者或接收者,感知的方式皆受到牽制,進入了制式生產、發送、閱覽的供需循環。看似自主地製造與瀏覽圖像,實則有感官被他人刻意操作、擺佈的危機;一旦習慣,主動感知世界的能力將磨損,變得越來越遲鈍。

shutterstock_633480782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書中提及的法國超現實藝術理論家德波(Guy Debord,1931—1994)曾提出「景觀社會」的論點。「景觀」意指資本主義社會特有的一種社會關係,景觀作為人類生活中必然遭逢的情境,從客體的位置反轉至主體,成為社會關係的中介,讓真實與幻象的界線模糊不清,致使真實猶如被分解,而無法再被清楚地指認或加以辨識,景觀反客為主,成為「真實的替代」:它看起來像是真實,但其實是真實被曲折之後所發散出來的虛像,我們卻將之當成了新的真實。

現代人的感知,很大程度受到身處於「景觀社會」的影響,逐步建構起經過物化、認同虛假的價值觀,卻不自知漸漸失去主體性的狀態。

拋開墨守成規的心態

本書所提出的觀察,並不只是傳統意義上的觀察,而是因應現代社會這種情勢下所需要的觀察。但是這種新的觀察方法到底是什麼呢?它們又如何產生作用?我想舉幾個書中的方法,它們有助於打破我們原來被支配的觀看。

「建立尋常事物的圖鑑」或是「為日常生活搭配上圖說」:透過這個方法,我們會開始留意日常的事物與行為背後,或許存在著某一種邏輯。事實上,這在當代藝術之中,也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

「重新框架」:拿一個方框或是一個紙板,中間挖出一個洞,拿來觀察事物,寫下對於事物的描述。然後,再拿著這個方框去對著另外一個東西,並且檢視原先的描述對於觀看景物產生什麼影響。

這說明了本書所試圖闡述的「觀察」,與讀者下意識直觀理解的細心「觀察」之不同:前者把世界跟自己的感覺視為連動;後者是發現本來存在於事物上的特徵。日常生活中,事物蘊藏諸多能被觀者從不同視角加以拆解的可能性等待我們發現,然而,主觀的意識也將影響到我們將如何探索與拓展原先從未想過的、觀看世界的方式,以及終將得到的視覺體驗。

此外,本書作者羅伯.沃克(Rob Walker)觀察到,無論是羅浮宮,或是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參觀者往往是為了名聞遐邇的「鎮館之寶」而來,卻都忙著與作品自拍,對作品匆匆一瞥後趕到下個知名作品前面打卡,形成弔詭的「記錄自己親眼見證偉大的作品,但是根本懶得看藝術品本身」,羅伯形述這樣的情況「幾乎已經成為一種滑稽劇」。

人們看展覽的時候,常常也不知道看什麼,很多時候僅是去辨識那些好像重要的標籤:尋找藝術大師的生涯代表作、徜徉於愉悅的色彩、優美的線條,透過展場的說明,我們試圖理解作品的影響性及社會意義,但作品本身與自我的關聯,似乎是一片空白。

新竹市結合故宮推新媒體展 孩童與藝術玩互動Photo Credit: 中央社

本書提出不以觀看作品為中心,與博物館或美術館多元互動的方法:想像警衛的生活;研究其他博物館參觀者的行為;留意可以是藝術的物品。書中談及二0一六年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 gallery)的惡作劇事件:有人在展間地板留下一副眼鏡,結果引起參觀者蜂擁而上,誤以為是藝術品而猛拍照。

本書作者羅伯提醒參觀者:「博物館原本就是故意設計成會引發參觀者的敬畏:敬意是很重要的注意力引導工具,記得挑戰那股要你臣服的力量。」這有助於我們從那個已經僵化的展覽觀看方式當中抽身。

書中練習不只跟「觀看」相關,也論及了觸覺、嗅覺與聽覺,提醒我們在五感之外,還有諸如疼痛、溫感與平衡感的感受,各種感官當中又以「視覺」最容易在不經意當中被「他者」所控制,所以需要跳脫既有的感官使用方式。

當代藝術/社會所需要的觀察

本書提到的藝術家與方法不僅啟發創意,更有嚴肅的關懷。先前提到的德波(Guy Debord)在書中提到的「漂移」,乍聽之下是具有溫清浪漫的行為,但實際上具有反抗資本主義社會的精神,因其條件便是「不使用金錢」,然後才能夠意識到在日常的移動與景觀當中,其實存在著資本主義權力的痕跡。

作者在書中也提到了維托.阿肯錫(Vitto Acconci)與蘇菲・卡爾(Sophie Calle)這兩位藝術家。他們的作品都遠遠說不上好看,純粹是行為的紀錄,或是圖片與文字很無趣的排列在一起。但這正是觀念藝術的核心:擺脫藝術就是做出「好看」作品的僵化模式。不論是對於社會的批判,或是觀念藝術的方法,都成為了當代藝術當中重要的內涵,形塑了當代藝術有別於過去的樣貌。

臺北市立美術館rstock_645826480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我們都很熟悉如何透過藝術媒材來討論作品。以現代主義藝術的信念而言,所謂「藝術」就是發揮藝術媒材本身的特性。但是,這套想法慢慢衰退了,即便不是藝術專業的觀眾,也可以發現大量當代藝術品結合了多種媒材與手段,有時藝術家本人甚至於不需要精通某種媒材的技藝。

但若單一媒材的技藝不再重要,要如何欣賞甚至教授藝術?如果學校教授媒材的技法,對於日後跨媒材的創作好像沒有直接聯繫;如果學校教授社會批判的思考方式,又很難說是一種藝術的訓練。

在這個意義上,《觀察的藝術》這本書,可以說是因應新的藝術型態所發展出來的教學與創作方式:它側重人對於這個世界有新的感知,而非訓練人精通媒材或是體察細微的形式;它鼓勵人關心這個社會,而非將藝術視為一個超越社會的獨立學門;它拋棄了作品固定的樣式,甚至於它不直接談論藝術。

因為,在生活當中打開我們的感官,就是一種當代藝術的精神。

書籍介紹

《觀察的藝術:在日常生活中開發想像力的131個練習》,大塊文化出版

作者:羅伯.沃克(Rob Walker)
譯者:許恬寧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作者介紹】

羅伯.沃克,專欄作家與記者,書寫的領域包含設計、科技、商業、藝術及其他各種主題,文章散見於《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NewYorker.com、《設計觀察家》(Design Observer)、《彭博商業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生活駭客》(Lifehacker),著有《你購入,你相信》(Buying In)、《來自紐奧良的信》(Letters from New Orleans)、《重要物品》(Significant Objects,與約書亞.格倫〔Joshua Glenn〕共同編輯),同時還任教於紐約視覺藝術學院(School of Visual Arts)的設計產品藝術創作碩士班(Products of Design MFA Program),目前定居於紐奧良。網址:robwalker.net。

【本書特色】

  • 在「多意識」狀態普遍的年代,人類來到分心的頂點。藉由觀察,練習集中注意力,完成眼前的大小事。
  • 把心(注意力)放在單一任務上,容易安定下來,不再被不斷流動的周遭事物帶著走。
  • 在平凡無奇的日常事物中,看到別人沒發現的迷你線索與細節,讓靈感無所不在。
  • 這些練習有易、有難且多元,都是作者與學生、受訪者互動討論出來的點子,經過實證,可行性極高。
  • 透過藝術及人文角度的說明與指引,深化內在與外在的交流,累積一座個人的人文寶藏。
觀察的藝術立體_有書腰Photo Credit: 大塊文化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翁世航

苏ICP备160024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