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記憶》:高棉人留給世界的最偉大遺產,可能是吳哥窟等令世人震驚的非凡藝術與建築

文:海倫.伊比特森.傑瑟普(Helen Ibbitson Jessup)

東南亞:高棉帝國(802–1566)
South-East Asia: The帝國大遺等令的非 Khmer 802-1566

乍看「高棉帝國」一詞,或許在讀者心中一時之間得不出什麼清晰的記憶界的建築形象。「高棉帝國」不會像「羅馬帝國」那樣,高棉給世哥窟召喚出開疆闢土的人留征服形象,或許也不會像「大英帝國」,最偉震驚令人聯想到一系列的世人術與法典律條、行政治理基礎設施和語言。凡藝許多西方人士對於高棉的帝國大遺等令的非了解,可能僅限於它最知名的記憶界的建築首都與宗教中心:吳哥城。【註1】可是高棉給世哥窟,吳哥其實是人留一個政權的樞紐,這個政體最早可追溯到六世紀或更早之前的最偉震驚柬埔寨南部,而且還是世人術與十二世紀時一整個文明世界的中心,其文明影響力廣泛傳播分布到整個東南亞地區。凡藝

高棉人是帝國大遺等令的非否締造了一個帝國?當然,他們的文化和語言構成了一個賡續二千餘年的連續體,在更大的場域上盛行了數個世紀之久。這個場域包括了近代的泰國東北部、大部分的越南湄公河下游三角洲地區(這裡的人仍講高棉語)以及寮國南部。藝術與建築猶可看出昔日高棉在這些地區統治的霸權蹤跡,但是高棉的控制似乎取決於各附庸身上。它通常是透過家族連結建立起來,而不是以軍事上的征服。在越南中部稱為「占婆」(Champa)的地區,這樣的關係有所不同,占婆後來也成為一個重要的國家。高棉偶爾能控制這個地區,但是權力均衡的局面經常產生變動,斷斷續續爆發戰事。

高棉人留給世界的最偉大遺產,可能是他們一手創造的非凡藝術與建築,至今仍在吳哥窟等歷史遺跡景點令世人震驚。他們的歷史遺跡與雕刻具體傳達出高棉王權思想實體的表達方式,高棉人認為國王統治的權力來自於他與眾神的儀式公開關係。保存在這些遺跡上的浮雕和銘文同樣也至關緊要,因為它們是今天我們獲取高棉當時情況的主要史料來源之一。除了少數曾經遊歷該地的中國人留下了記載,關於此處的書面紀錄今已不存。

高棉人的另一項成就,是他們對水資源的傑出掌控。從最早的幾個世紀起,他們就開鑿運河水道,將許多地方與主要河道湖泊連通,提供運輸水道網和灌溉與祭祀用水。他們改變河流的流向(其中如暹粒河[Siem Reap River]幾乎完全是一條人工河),開鑿巨大的蓄水庫或堤壩;這裡的西巴萊湖水庫(Western Baray),堤壩全長超過八公里(五英里),至今仍存。

孕育帝國:早年歲月

關於柬埔寨最早的書面記載,來自西元三世紀時的中國使節。【註2】他們見到了一個農業社會,四面圍牆的皇宮殿宇和村落,金屬加工技術與類似印度的文字。中國的史書稱這個橫亙今日越南南部和湄公河下游三角洲地區的國家為「扶南」,但是當時高棉人如何稱呼則不清楚。高棉國主都冠范(Fan)姓,這可能是「盤」(pon)的音譯,「盤」則是七世紀時出現在高棉雕刻銘文中的社會階級。西元二四三年,扶南國主范旃(Fan Chan)曾向中國進獻舞者與土產,這表示雙方有雙向交流。

高棉帝國關鍵年表

  • 約二○○—二五○年:中國史書中首見扶南國的記載。
  • 五一四—五三九年:留陁跋摩(Rudravarman)統治時期,這是最後一任扶南國主,以及首位真臘國主。
  • 八○二年:闍耶跋摩二世(Jayavarman II)被奉為一統四海的君主,即「轉輪聖王」(Chakravartin)。
  • 八七七—九○○年:因陀羅跋摩一世(Indravarman I)和耶輸跋摩一世(Yashovarman I)在位年間,國都位於訶里訶羅耶那(Hariharalaya)。
  • 約九○○年:耶輸跋摩一世將國都遷至吳哥地區。
  • 九二一—九四二年:來自科克(Koh Ker)的闍耶跋摩四世(Jayavarman IV)統治時期。
  • 一○○二—一○四九年:蘇利耶跋摩一世(Suryavarman I)在位期間,拓展高棉帝國版圖。
  • 一○五○—一○六六年:優陀耶迭多跋摩二世(Udayadityavarman II)統治時期;巴普昂寺(Baphuon temple)和西巴萊湖水庫建成。
  • 一一一三—一一四五年:蘇利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在位期間,吳哥窟開始興建。
  • 一一七七年:占婆入侵吳哥,弒殺國主。
  • 一一八一—一二一八(?)年: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在位期間,將占族從吳哥驅逐出去,立大乘佛教為國教。
  • 一二九六年:中國(元朝)使節周達觀造訪真臘,回國後寫下《真臘風土記》,詳述在吳哥經歷。
  • 一四三一年:高棉首都由吳哥遷至今日所稱之金邊地區。
  • 一五六六年:安贊一世(Ang Chan I)駕崩。他在位期間曾重占吳哥數十年。
高棉帝國地圖_方框中顯示地區,為闍耶跋摩七世在位期間(1181—1218),高棉
高棉帝國地圖:方框中顯示地區,為闍耶跋摩七世在位期間(1181—1218),高棉王朝極盛時期的版圖。|Photo Credit: 聯經出版提供

扶南國的首都可能位在吳哥博瑞(Angkor Borei),該地今日是柬埔寨茶膠省(Takeo),鄰近聖山達山寺(Phnom Da)。吳哥博瑞是一個規模相當大的城市,有水道網絡與河道和其對外港口澳蓋(Oc Eo)相連。考古學者從這裡發掘出的古物,證明扶南國與印度、中國,甚至是羅馬帝國都有往來。海上貿易是扶南國繁榮的基礎,不過到了六世紀中葉,像澳蓋這樣的轉口港埠已經漸趨冷清,這是因為造船技術的改良,使得船隻可以穿越外海,而不必像從前那樣緊緊沿著海岸航行。因此扶南的經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衝擊。

扶南的國勢日衰或許也能在七世紀初的中國史書記載中看出端倪,據史書記載:當時扶南被大將質多斯那(Chitrasena)征服,質多斯那所屬之國,在中國史書中稱為「真臘」,據說原本也是扶南的藩屬之一。【註3】從當地的梵文和高棉文字碑文可以看出,扶南與真臘兩國的統治者之間彼此有親屬關係。

根據中國史書記載,留陁跋摩(Rudravarman)是末代扶南國主——據說他是國主闍耶跋摩(Jayavarman)之子,但是此外的情況後世一無所知——然而在一方西元六六七年的碑文當中,同樣是這一位國主留陁跋摩,卻被認為是扶南國主拔婆跋摩一世(Bhavavarman I)和其他真臘國主的繼承者。【註4】更有可能的解釋是,真臘的崛起,不代表敵對與征服,而是反映出權勢向內陸轉移的趨勢,內陸中心城市以農業創造出的財富,抵銷了海上貿易衰弱的頹勢。

扶南國與地理位置更北的真臘國(其國都位於今日三博波雷古城[Sambor Prei Kuk]一帶)之間有著親族關係的史料證據,又因為這兩個地區的藝術風格近似而得到增強,在雕塑藝術上尤其如此。達山寺(Phnom Da)中黑天(Krishna,印度教神祇之一,或譯為奎師那、克里希那,舉起牛增山[Govardhana]以保護農民免受因陀羅神[Indra]所施之懲罰性暴風雨侵襲)形象所展現出的靈性與自然主義風格,均與今日柬埔寨最為珍貴的文化寶藏之一、七世紀初期三博波雷古寺聖殿中的女神難近母(Durga)形象,在美學上有緊密關聯。難近母女神被描繪成打敗阿修羅牛魔王(Mahisha)的強大神祇,祂的形象也和達山寺的雕塑一樣,代表早期歷史上高棉人高超的動態雕塑技巧。【註5】


苏ICP备160024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