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運動聖經》:抗拒變革和熱望變革,事實上是同源的

文:賀佛爾(Eric Hoffer)

有成就感的群眾人會把世界看成一個友好的世界,失意者則樂於看到世界急遽改變

我們都有一種傾向,運動那就是聖經實上到自身以外尋找解釋自身命運的理由。成功和失敗無可避免會左右我們對周遭世界的抗拒看法。正因為這樣,變革有成就感的和熱人會把世界看成一個友好的世界,並樂於它照原樣保持下去,望變但失意者卻會樂於看到世界急遽改變。革事哪怕我們自身的同源處境是由能力、個性、群眾外貌或健康等個人因素造成,運動我們還是聖經實上會堅持向外尋找理由。所以梭羅(Thoreau)才會說:「如果一個人生了病,抗拒無法發揮身體功能,變革又甚或是和熱腸子痛……他就會動念去改革——改革世界。」

失敗者會喜歡把他們的失敗歸咎於世界,這是不難理解的。較不易理解的是,成功者內心深處同樣相信——不管他們有多麼以自己的遠見、堅忍、勤儉和其他美德自詡——他們的成功是環境中各種偶然因素加在一起造就的。哪怕他一直成功,他的自信仍然不會是百分百的。他不敢斷言自己知道造就他成功的一切因素。在他眼中,世界是一個勉強取得平衡的天平,而只要這種平衡對他們有利,他們就不會敢去擾亂它。因此,抗拒變革和熱望變革事實是同源的,前者的激烈程度也可以不亞於後者。

投身變革運動的,往往是那些覺得自己擁有無敵力量的人

不滿情緒並不一定會讓人產生改變現狀的渴望。要讓不滿加深為憤憤不平,還需要加入另一些因素。其中一個因素是擁有權力感。

不管處境有多麼可憐兮兮,那些對周遭環境又敬又畏的人不會想要去改變現狀。當我們的生活朝不保夕,完全無力控制我們的生存環境時,就會執著於熟悉的生活方式。我們透過把生活模式固定化去對抗深深的不安全感。藉此我們給自己製造了一種幻象:不可預測性已為我們所馴服。需要看天吃飯的漁夫、牧民和農人,以及敬畏大自然的原始人,全都是害怕改變的人。在他們眼中,世界就像操有生殺大權的法官。赤貧的人也一樣,他們因為害怕周遭世界,所以害怕改變。當饑寒逼迫著我們的時候,我們過的是一種危險的生活。所以說,貧困者的保守性格和特權階級的保守性格同樣深厚,而前者對支撐社會秩序的作用也不亞於後者。

會不假思索就投身變革運動的,往往是那些覺得自己擁有無敵力量的人。發動法國大革命的那一代人都深信人類理性的全能和人類智慧的無邊——誠如托克維爾(Tocqueville)所言,人類從來沒有這樣自負過,對自身的全能也從來沒有過這麼大的信心。隨這種誇張自信而來的是一種改變現狀的普遍熱望,它會不請自來地在每一個人的心裡冒出來。列寧和布爾什維克也是這樣子,他們會無所顧忌投入於創造一個新世界和製造大混亂,就是因為相信馬克思學說無所不能。納粹沒有那麼擲地有聲的教義,但他們卻深信領袖不會犯錯和新技術無所不能。要不是德國人相信閃電戰和新的宣傳技術可使德國無敵於天下,納粹運動會不會進展得如此神速,不無疑問。

即使是渴望進步這種良性的渴望,也是受到信仰支撐的:相信人類本質善良和科學萬能。這是一種桀驁和冒瀆的信仰,思考方式跟那些著手興建「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的人相差無幾。他們都相信「以後他們所要做的事,都沒有成就不了的。」

懷有大希望者的力量來自最荒謬的來源:一個口號,一句話或一枚徽章

一般以為,只要是擁有權力的人,自然會對世界抱持傲慢態度,也易於接受現狀的改變。但事情卻不總是這個樣子。有權勢的人有時也會像弱者一樣膽怯。一個人是不是歡迎改變,更重要的不在於是否掌握權力,而在於是否對未來有信仰。有權力的人如果對未來沒有信仰,就會用他的權力來排斥新事物,以保持現狀。另一方面,極不切實際的夢想即使沒有實際權力作為後盾,一樣可以讓人產生最大無畏的膽氣。這是因為,懷有大希望者的力量可以來自最荒謬的力量來源:一個口號,一句話或一枚徽章。沒有信仰是有力量的——除非它也是一種對未來的信仰,除非它含有千福年的成份。任何教義主張也是如此:如果想要成為一種力量的來源,它必須宣稱自己是打開未來之書的鑰匙。

企圖改造一個國家或整個世界的人,不可能單靠培養和利用不滿情緒而成事。單是展示變革的合理性或訴諸強制手段亦不足以為功。他們必須知道怎樣在人們心中燃起一個極不切實際的希望,至於這個希望是一個天上的王國、地上的天堂、聞所未聞的財富還是統治世界,都無關宏旨。倘若共產主義者有朝一日能夠征服歐洲和大半個世界,那將不是因為他們懂得怎樣去煽動不滿情緒或仇恨,而是因為懂得銷售未來。

相關書摘 ▶《群眾運動聖經》:任何有效的主義必須是「違反天性、違反常識、違反歡樂的」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群眾運動聖經》,立緒文化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賀佛爾(Eric Hoffer)
譯者:梁永安

要說本書是探討群眾之書,還不如說它是一本探討人性之書。例如:「無私者的虛榮心是無邊無際的」、「愈作不好一般事情的人,就愈膽大妄為」。

本書於1951年出版即被譽為是社會科學領域的經典之作,書中充滿冷雋機智一針見血的譬喻,風格猶如十六世紀散文家蒙田。至今,其名言佳句仍不斷被引用、輯錄。在初版的短期內即行銷五十萬冊以上,被譯成十餘種語言,是當時許多大學政治系必讀之書。

賀佛爾的一生也十分傳奇,他終身從事碼頭工人搬運工作,直至退休。七歲失明,十五歲復明,父母早逝,靠自學成就學問,1964年成為加州柏克萊大學政治科學高級研究員。但他仍喜歡碼頭搬運工作,他的許多思惟,都是在那個環境中獲得啟發。

賀佛爾對群眾運動的思考,大都是從生活中觀察而來,他與柏克萊那些大學生們的接觸,使他了解「今天願意創造歷史的只有那些年輕人」。1964年柏克萊校園學生爭取言論自由,學生喊出:「我們不要研究歷史,我們要創造歷史。」

賀佛爾的創見在本書中比比皆是,再舉一例證之,他說:每一個群眾運動在某一種意義下都是一場移民,追隨者會覺得他們正向一片應許之地邁進。那些在一個群眾運動初起時會急急投入的人,往往也是樂於得到移民機會的人。

對於本書,賀佛爾如此說明:「在這個時代,我們大部份人都必須對『The True Believer」(忠實信徒)』的動機和心理有一些認識。因為我們的時代雖是無神的時代,卻不是無信仰的時代。這些『忠實信徒』無處不在,他們昂首闊步、列隊前進,要透過勸說和激烈手段,按他們的形象捏塑世界。不管我們是打算加入他們還是反對他們,都應該盡所能多了解他們的特質與潛勢。」

群眾運動聖經-立體書封Photo Credit: 立緒文化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苏ICP备160024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