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見了孩子的求救訊號嗎?》:家長對於天生愛幫忙的幼兒,經常犯下兩個錯誤

文:姜愛玲

不要再幫忙,聽見知道嗎?!求救

前一篇〈我的訊號下兩無尾熊在哪裡?〉探討了如何培養孩子共同維護家中環境整潔,包括自己整理房間和做家事,長對常犯接著就來分享一些相關的於天研究報告:

美國心理學家彼得.蓋瑞博士(Peter Gary Ph.D.)在2018年9月25日刊登於《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雜誌官網的〈我們應該讓願意的幼兒幫忙〉(Toddlers Want to Help and We Should Let Them)文中指出,如果家長願意讓幼兒幫忙,生愛他們日後就會成為極佳的幫忙工作伙伴,人際關係、兒經溝通協調與團隊合作的個錯能力都會比不做家事的孩子更強。然而,聽見許多家長卻因為覺得孩子做不好家事而不讓他們幫忙。求救蓋瑞博士描述了一段親子對話:

一位媽媽某天回家之後打開浴室門,訊號下兩就驚訝地發現浴室地板、長對常犯牆壁和所有其他的於天物品都滿是肥皂泡泡……

「我在洗浴室。」她的生愛女兒說道。

看到這裡,我的腦海浮現出一幅畫面:一個小女孩拿著一把沾滿肥皂泡的刷子站在浴室裡,停下手邊的清洗工作轉身對著媽媽說。

「妳最好不要再幫我洗任何東西,知道嗎?」面對滿室泡泡,這位媽媽想必有點火大。「因為妳這樣會讓我滑倒!」

如果您是這位小女孩,會有什麼反應?是否感到莫名的委屈和傷心?既然自動自發的熱心反而換來一頓罵,那麼以後乾脆就等著媽媽做完所有的家事就好,自己何苦這麼吃力不討好?家長此舉無異壓抑、抹煞了孩子主動積極的人格特質,也讓親子關係降溫。

另外,也有家長非但不讓孩子做家事,更因為「看不下去」而替孩子整理房間,甚至認為如此一來或許會帶來其他「附加價值」。此話怎說?我常聽到許多家長表示,趁孩子還小的時候多加陪伴,因為等他們到了青春期可就「不想理你」了,屆時若直接開口關心孩子,還可能會被嫌「煩」,甚至招來孩子的抱怨、反駁或相應不理,弄巧成拙造成反效果,倒不如讓自己輕鬆一點,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盡情享受親子時光。

因此,有些家長就會採取「幫孩子整理房間」的策略,心想孩子看到房間變整潔了,應該會心存感激,也就比較願意親近幫忙整理房間的父母,這就是附加價值。但果真如此嗎?其實,這樣反倒容易讓孩子感覺自己的隱私遭到侵犯,不但無法促進親子關係,反而讓孩子認為家中環境整潔「與我無關」,連自己的房間都免於親自動手整理,那麼我房間以外的地方就更不干我的事囉?因為這「理所當然」是父母的事啊!

幼兒天生愛幫忙

蓋瑞博士接著在文中說明,美國及許多西方國家經常視孩子為需要費心照顧的「負擔」,而非能夠提供協助的「幫手」。很多家長根本不指望孩子會在家中或其他地方幫忙,更覺得無須白費心力嘗試說服他們;就算真要孩子幫忙,也只能對他們施壓或規範賞罰,即便家長本身並不想這麼做,但是由於大眾普遍認為「人們天生就不愛工作,是為了謀生而不得不如此」,並將此觀念代代相傳,所以只得「逼」孩子做家事。

然而,研究顯示幼兒天生就想幫忙,如果家長讓孩子幫忙,他們就會自願一直幫下去,從幼年一路幫到成年。

蓋瑞博士還提到一項將近40年前的經典研究。學者哈莉葉塔.瑞英格(Harriet Rheingold)在1982年觀察了一歲半、兩歲和兩歲半的幼兒和他們的母親或父親之間的互動。這些家長當時都在做例行的家事,像是摺衣服、擦家具、拖地、收拾餐桌上的碗盤,以及撿起散落一地的物品等等。

這項研究要求每位家長都「慢慢地」做家事,如果孩子想幫忙就讓他們一起做,但不能以口語要求或指揮孩子來幫忙。結果,這總共80位幼兒都自動幫忙,多數孩子幫家長完成一半以上當時正在做的家事,有些孩子甚至比家長提早開始做該項家事。此外,瑞英格也提及孩子們做家事時動作迅速敏捷、說話的語調很興奮,臉部表情也相當豐富,完成家事時就感到非常開心。

其他許多相關研究也確認了此一「自願想幫忙」的普世心態。進行研究的程序通常是把幼童帶進實驗室,先讓他們在實驗室的一區玩玩具,實驗者接著在另一區創造出「我需要幫忙」的狀況,例如,「不小心」讓東西掉到障礙物的另一側,然後嘗試伸手越過障礙物把東西撿起來,卻總是不成功。這時,和掉落的物品在同一側的幼童就會把東西撿起來,然後把手伸到障礙物另一側將之還給實驗者。

在此要探究的是:幼童是否為自願協助,而非被要求幫忙?幾乎所有的測試,答案皆為「是」,甚至14個月大的嬰幼兒也經常在此種狀況下伸出援手。

孩子其實是好幫手

孩子們並非是為了獲取獎賞而幫忙。事實上,菲力克斯.華內肯(Felix Warneken)和麥可.托馬西羅(Michael Tomasello)這兩位學者在2008年的一項研究中發現,若在孩子提供協助後給予獎賞,反而會降低他們後續再幫忙的意願。

他們在一項實驗中讓一群一歲八個月大的幼兒以各種方式協助實驗者,幫忙之後有時給予獎賞(例如,給幼兒玩很炫的玩具),有時則無獎賞。他們接下來又給這些孩子更多提供協助的機會,而且都沒有獎賞。結果,先前獲得獎賞的幼兒相較於未獲獎賞的其他孩子,再提供協助的意願反而降低:這些獲得獎賞的孩子當中僅53%的人會再幫忙,而未獲獎賞的孩子們則有89%的人會再幫忙。

這些研究成果都是強而有力的證據,證明是孩子的內在本質啟動他們去幫忙,而非由於外在的要求或指令,而且他們純粹是因為想幫忙而幫忙,並非想從中獲得什麼好處。更多其他類似的研究皆顯示獎賞反而降低幼兒繼續幫忙的意願,例如,在另一篇於1973年發表的經典研究報告中,李波(M. R. Lepper)、格林(D. Greene)和尼斯貝特(R. E. Nisbett)等三位學者表示,因為畫圖而獲得獎賞的孩子到後來就不怎麼畫畫,反倒是未獲獎賞的孩子持續頻繁作畫。獎賞,顯然改變了人們對於先前所喜愛的活動之態度。

蓋瑞博士綜合上述指出,美國的家長對於真心想幫忙的孩子,經常犯了兩個錯誤:

  • 第一,父母將孩子想幫忙的意願拋到一旁,因為大人總想「有效率地」完成工作,也就是速戰速決,並相信孩子的幫忙反而會拉長自己做事的時間,或認為孩子一定做不好、到頭來還是得由自己重新來過,等於幫倒忙。
  • 第二,如果真想讓孩子幫忙,通常就得先和他們談條件或承諾給予獎賞,孩子才肯幫忙。

第一個錯誤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幫忙,而第二個錯誤則傳達出一個訊息,那就是人們只會在「即將獲得好處」的期待中提供協助。

家事=全家人的事

天下父母心,不少家長為了讓孩子多花點時間唸書,就一手包辦所有家務,孩子的房間當然也不例外;但您可知道若不讓孩子做家事,反而會阻礙他們主動學習的意願?

根據美國哈佛大學的一項調查顯示,許多表面上既聰明成績又好的資優生,雖然每次都考高分,但他們其實是所謂「偏見的知識」的學習者,意即這些孩子就算很會考試,卻不懂得如何問問題,只因他們早已習慣「被動學習」,僅願意接觸會出現在考卷上的知識,若不巧家長又只看分數,孩子的學習效果肯定加倍大打折扣,最終淪於「只背誦、不理解」。

蓋瑞博士因此建議,如果家長想培養孩子的責任心,讓孩子成為一起做家事的「伙伴」(partner),可以這麼做:

1. 家長必須先建立一個觀念,那就是家事是「全家人的事」,而不僅是單一家長或父母雙方的事,也就是說家事並非只由單一家庭成員負責,而是家長也必須「放掉」些許對於家事應該怎麼做的「掌控權」,放手讓孩子去做。如果您希望家事完全依照您想要的方式去做,就得自己動手做或雇用幫手來執行。

2. 假設孩子是自願做家事,而家長也願意花點時間讓他們參與,不妨在過程中輕鬆愉快地引導孩子,讓做家事成為親子共享的歡樂時光,而非聽從發號施令的苦差事,孩子最終就會成為家事達人。

3. 需要注意的是,家長應避免「要求」孩子協助,或以討價還價、提供獎賞等方式吸引孩子來幫忙,甚或管太多,因為這麼做都會削弱孩子原本想要幫忙的初心與動機。您愉快的微笑、開心地說聲「謝謝」,就可以讓孩子非常高興了,況且讓孩子做家事,其實也等於在強化更緊密的親子關係。

4. 做家事的孩子會正向地成長與發展,因為做家事不但幫到了家長,更幫到了孩子本身。孩子在做家事的過程中學到許多珍貴實用的技能,因為自己的能力而感到自信,更會因自身對家庭福祉的貢獻而產生強烈的「歸屬感」。家長一旦讓孩子幫忙做家事,就滋養了他們天生的「利他」本質,對於促進人際關係、溝通互動、團隊合作與社會和諧皆大有助益,對於親子而言是「雙贏」。

書籍介紹

《你聽見了孩子的求救訊號嗎?資深動作治療師帶你從孩子的言行看見孩子的問題》,凱信企管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聯合勸募。

作者:姜愛玲

SOS……SOS……親愛的父母,你知道孩子的某些身體動作及姿態,可能正在向你發出求救訊號,你,聽見了嗎?

孩子的肢體動作,是充滿訊息與暗示的童言,有時比說話來得更真實;它反映的是孩子切身的幸福感和舒適感,還有內心最深層的恐懼和衝突。

你聽見了孩子的求救訊號嗎?-立體書封Photo Credit: 凱信企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苏ICP备160024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