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風吹】熱浪每年越來越兇猛,為何歐洲大多數家庭不裝冷氣?

全球暖化已經不是國際新聞,但每年夏天世界各地的大風大多高溫一再打破紀錄,卻是吹熱事實。例如英國就在7月19號史上第一次測出攝氏40度以上的浪每來高溫。在酷熱之下,兇猛首都倫敦當天爆發至少10場火災,為何導致消防隊疲於奔命,歐洲竟然寫下二次大戰以來的裝冷單日出勤次數最高紀錄。

這波前所未見的國際熱浪,也帶來另一種衝擊效應,大風大多就是吹熱英國的移動式冷氣設備銷售數字,在一星期之內暴增24倍。浪每來大家彷彿終於意識到,兇猛以後天氣只會越來越熱。為何或許對台灣人來說很難想像,歐洲但其實不只是英國,在法國、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冷氣從來就不是家家戶戶必備的家電。

為什麼同樣在溫帶,歐洲卻跟日本和美國很不一樣,家裏都不裝冷氣?還有,如果用冷氣的人口越來越多,又會對氣候變遷帶來什麼樣的挑戰?

全球冷氣三分之二在中日美,歐洲傳統上家裏不裝

根據國際能源署估計,截至2020年,全世界使用中的冷氣設備大概有20億台,但並不是天氣越熱的地區就越多,而是美國、日本,加上中國,就佔了總數的三分之二左右。全世界其他國家加起來也不過三分之一。

chartPhoto Credit: 國際大風吹

關鍵並不在於人口多寡。歐洲的辦公室和商業空間,通常也都有裝冷氣,但冷氣在一般人家裏卻非常罕見。根據空調業界的估計,德國只有3%的家庭有冷氣,法國只有5%,而英國也差不多是5%而已。相較之下,美國和日本的家庭卻有高達九成裝了空調。

也難怪,當熱浪來襲,英國民眾只能躲到有冷氣的店面。

歐洲人家裏不裝冷氣,主要原因之一是氣候差異。雖然這些歐洲國家的夏天也會出現破30度的高溫,但通常熱一下就過去了。反觀美國南部的夏天,高溫持續時間就長很多。再加上空氣濕度也不一樣,就算是南歐的羅馬,最熱的時候也是乾熱,不像美國華府或日本東京,又濕又熱特別難受。

這樣的氣候差異反映在建築上。歐洲比較老的房子設計,通常是為了保溫禦寒,而不是降溫通風為主。另外,像歷史超過百年的倫敦地鐵,也因為太老舊沒辦法加裝冷氣,11條路線中只有四條線有車廂空調。天氣一熱起來,很多上班族寧可走路也不要搭地鐵。

另外,也有歷史因素。畢竟冷氣是美國的發明。開利冷氣創辦人威利斯,號稱1902年就創造出現代空調的原型。學界甚至認為,19世紀中的佛羅里達州就有人打造出空調設備。隨著冷氣在美國越來越普及,大西洋對岸的歐洲人卻斥之以鼻,認為愛用冷氣是一種美式資本主義的浪費。

冷氣帶來的氣候困境

然而,歐洲人的觀念正在改變。隨著全球升溫,歐洲幾乎每年都會遭受熱浪襲擊。例如今年6到7月就出現兩波熱浪,不只是希臘、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南歐國家,連德國、英國和法國,甚至更北邊的挪威,都刷新高溫紀錄。多國還傳出森林野火和醫療緊急事件。夏天實在太熱,已經不是忍一下就會過去。未來,熱浪只會成為新的常態。

我們預期本世紀末,可能每3年就有1年會出現40度,看接下來碳排量控制的如何。

英國氣象局局長 恩德斯比(Penelope Endersby)

對很多歐洲人來說,冷氣也從一種不必要的家電,成為生存必須品。國際能源署2018年報告指出,歐洲南部各國的冷氣銷量已經在快速上升,預期歐盟的空調總數會從2019年的1.1億台,在2050年達到2.75億台。

麻煩的是,冷氣雖然能幫大家度過酷熱的夏天,對於暖化卻是沒有幫助,甚至還可能讓問題惡化。

首先,能源消耗將會越來越可觀。國際能源署估計,到了2050年,全球空調的能源消耗量大概會是目前的三倍之多,相當於目前中國全國總用電量。

第二,在充滿水泥和柏油路的都會地區,冷氣用量增加,只會讓熱島效應更嚴重。研究指出,都會區域在夜間使用冷氣,會直接讓氣溫上升1度左右。第三,冷氣使用的冷媒,萬一外洩會讓暖化更嚴重。例如,常用在冷媒的氟碳化合物HFC,溫室效應可能達到二氧化碳的12000倍之多。就算少量外洩,只要冷氣數量夠多,恐怕也會成為暖化的推手。

孟加拉冷氣_RTS8H6GH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冷氣只會越來越多,如何兼顧環保?

前面都還沒提到的是,其實住在全世界天氣最熱區域的28億人,只有8%家裏裝了冷氣。例如熱帶的印尼、印度、巴基斯坦,雖然經常出現熱浪,而且近年來越來越嚴重,但因為平均收入不高,冷氣算是一種奢侈品。很多人都只能用電扇、水冷扇等產品撐過夏季。

未來,隨著經濟發展,這些國家的冷氣肯定會越來越普及。那麼到時候,冷氣帶來的氣候衝擊會不會越來越嚴重呢?國際能源署認為,冷氣跟環保還是有機會兼顧的。

首先,如果冷氣設備的耗能效率可以持續提升,就不會對能源供應造成沈重的負擔。

第二,全球197國早在2016年,通過針對蒙特婁議定書的吉佳利修正案,預計未來幾十年中將會逐步淘汰氟碳化合物的使用,讓會加重暖化的冷媒慢慢消失。如果各國真正落實,理論上到2050年將會讓使用量降到現在的15%。

第三,或許會有更環保的降溫科技出現。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7月表示,特斯拉確定會開發「家庭式」的熱循環空調系統HVAC,把空調產生的熱再循環利用,號稱最多可以節省30%到50%的用電量。儘管熱循環空調不是全新科技,但是通常都是整棟大樓共用一套中控系統。要如何縮小到每家每戶可以安裝,就看鋼鐵人能不能再創奇蹟。

畢竟,喊歸喊,什麼時候會出現實際產品,目前並沒有明確的時間表。

我們現在面對的氣候,是20、30年前大氣層造成的,如果我們再等20到30年,等到氣候危機全面爆發才趕快行動、削減碳排量,那就太遲了

世界氣象組織氣候部主任 迪利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曾經說過,冷氣機的發明是新加坡成功的秘訣,當地建築師透露,新加坡很多地方的冷氣,常常開在18度到23度之間。但曾幾何時,冷氣開太多,卻有可能成為暖化殺手。就像氣候變遷的很多相關議題一樣,這個危機能不能成為轉機,還需要更多創意跟執行力。

延伸閱讀

  • 40度熱浪來襲也不裝冷氣,法國人「佛系避暑」租借私人泳池、用電扇吹冰塊
  • 【圖表】熱浪、乾旱呈指數增加,全球氣溫持續上升45年未停歇
  • 全面加裝冷氣前的思考題:學校要的是「冷風服務」,不是冷氣機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苏ICP备160024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