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時代必學!解密爆款影片》:《紙牌屋》《絕命毒師》《夢魘殺魔》為何讓人「追劇」欲罷不能?

文:金昇一(Kim Seung IL)

同一時間繼續收看的內容力量——《天空之城》

那些受歡迎的電視劇,有什麼共同之處嗎? 每部成功的時代師夢電視劇,其各自的必學爆款罷故事或故事發展方式(情節)本身就很特異,因此要找出共同點不是解密劇那麼簡單。不過,影片魘殺即使成功的紙牌電視劇各不相同,它們還是屋絕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命毒魔為在每一集的結尾,都有引誘觀眾繼續收看下去的何讓強烈「激變」。

相較於其他任何類型的人追影片,電視劇這個類型重要的內容是,必須設下吸引觀眾觀看下一集的時代師夢裝置。因為比起每一集都不連貫的必學爆款罷其他影片,從中間流入觀看電視劇的解密劇觀眾更少;而電視劇如果不看前一集,只看下一集的影片魘殺話,趣味就會減半。這樣一來,從第一集開始收看的觀眾,就是能把劇看到最後的主要觀眾,因此電視劇製作人必須在每集結尾製造出強烈的激變,使觀眾想要看下一集。因為唯有讓觀眾的慌張和專注在一集結束後也能持續,才能引導他們收看下一集。

使《天空之城》創下高收視率的功臣之一,便在於劇中人物的處境在每集尾聲都會發生激變。

《天空之城》即使在前半段劇情趨向平淡,但在剩下最後幾分鐘時,一定會出現讓人好奇下一集的激變,而那個激變的大小,比起一般劇集安排在結尾的激變要大了許多。另外,多數觀眾很難從先前或當下集數中所獲得的常識,去理解那個激變。如果說觀眾對普通電視劇的結尾理解度,大概有百分之五十的話,那麼《天空之城》觀眾對於結尾事件的理解度則為百分之零。

比如在第一集,前半段都是家人之間和平的生活,多少有些無聊,但在最後的三十幾秒鐘,一位母親在冰冷的雪地上用獵槍自殺。這位母親將兒子送進了首爾大學醫學系,讓所有人都很羨慕,而她看起來也非常幸福,因此她的自殺讓觀眾更為衝擊。對於這種激變,觀眾絕對無法理解。

第二集則專心在解開第一集中母親的自殺理由。這集的最後一幕果然也令人相當震驚:一位家長突然找上升學率百分百的升學指導員,打了她一巴掌,而那位升學指導員是該名家長在第二集中始終堅信並依賴的指導老師。然而第二集自始至終都沒有出現該名家長要打老師巴掌的理由。第三集最後一幕也令人震驚,在這裡揭露了一件衝擊人心的過去:看起來就像貴婦出身的一位母親,其實出生底層,而這個事實,只憑第一、二、三集的內容是無法推斷的。第四集結尾也非常突然,該集最後,有一陣子沒有出現在劇情裡,觀眾都快遺忘的那位在第一集自殺的母親的兒子突然出現,以一副要殺害升學指導員的氣勢走來,結束這一集。

這部劇最令人震驚的地方是第十四集的最後一場戲。這場戲中,以寄宿家教的身分住進有錢人家的高中生,在派對時從陽台上墜落。這一幕比電視劇任何一個場面都要引發熱議,任何一個觀眾都很難預想到,原先被認為是電視劇主角之一的高中生,會在還剩下六集的時候就喪命了。至少觀眾透過之前的集數所得到的常識,是無法理解的。當時這一集播出後,觀眾在網路論壇和社群網站上傳了大量文章,大家都在推測將那個孩子推下去的真凶是誰。

《天空之城》經常用這種方式在每集結尾,演出觀眾無法理解的激變。每集劇越到後半段,觀眾自然會失去注意力,而該劇則透過在結尾製造激變,使觀眾感到不知所措,並再次專注在劇上。而由於電視劇在帶來令人無法理解的巨大衝擊後就戛然而止,觀眾便會將多餘的注意力拿來推測並期待下一集故事的發展。這也是為什麼在當年,許多人會翹首盼望火熱的週五與週六夜晚,就為了看《天空之城》。

《天空之城》是韓國至今播映的電視劇中,在社會上造成最多討論的電視劇。即使之前經常有過以開玩笑或不現實的方式講述大學升學考試的電視劇,卻從來沒有一部電視劇這麼真實地呈現大學升學考試的面貌。比方說,在此之前類似的電視劇,會把升學考試中最重要的因素描繪成是努力或智力等個人因素,而不是父母的人脈或財力等環境因素。窮山溝裡出狀元的案例已不復存在,在今天,這種情況是不現實的。

該劇亦批判貧富差距下教育機會的不平等,以及學生簿綜合遴選制度*的盲點等。存在諸多問題的升學考試制度,因而得到觀眾的共鳴,並延續討論熱度;政界、學界和媒體界亦紛紛提及《天空之城》,批判了韓國的現實。

只要某個影片內容觸及觀眾的價值觀,該影片的特異、轉意、激變所引發的不知所措感和專注就會被放大,因為這時,影片和觀眾之間正被一條看不見的繩子連結在一起。

*譯註:為韓國大學入學途徑之一,主要根據學生的在校表現、自我介紹、面試結果決定是否錄取申請大學。評價標準包含學生的成績、品行、志工服務、證照、英文檢定成績等等,類似台灣的推甄制度,但由於高中內評量學生的方式沒有一定標準,由各學校負責教師決定,因此也有人批評該制度的公正性。

在Netflix追劇的理由

會在結尾安排激變的電視劇不是只有《天空之城》,這樣的收尾方式是人氣電視劇的共同點,至今所有叫好又叫座的電視劇中,一百部裡有九十九部都在結尾安排了不亞於《天空之城》的激變。不過,並非所有電視劇製造激變的方式都和《天空之城》一樣,而是依照劇集而稍有不同。

讓Netflix能有今日這個地位的殺手級影片《紙牌屋》,在每一集結尾都安排了「反社會人格性的轉折」,將前半段到後半段的劇情走向全盤推翻。該劇描述有反社會人格的政治人物登上權力頂點的過程,並且會在每集中段之後特別安排一個可能讓主角的政治生涯結束的致命性危機,使主角做出更壞的決定。但那些看似不可能戰勝的危機,在主角極度卑劣的手段下(小至背叛,大至殺人),在結尾時被完全推翻;原本將矛頭指向主角的所有危機,便失去平衡,像骨牌一樣倒塌了。這樣的激變使觀眾的不知所措感與注意力達到高潮,並在這種狀態下面對劇情的片尾字幕,然後那份不知所措與專注轉成餘韻,使觀眾有動力繼續收看下一集。要說「binge-watch*」(追劇)這個單字是因這部劇而出現的也不為過。


苏ICP备160024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