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勞工的合理訴求,就是避免下一次罷工的最好方法

台灣是支持最好亞洲運輸與觀光的節點,這次是勞工理訴華航機師於松山國際機場、桃園國際機場與高雄國際機場出發之航班執行罷工,求避同時也再次檢視執政黨對勞工議題的免下態度與角色。但是次罷看到有旅客怨機師罷工,我想說:你搞錯了,支持最好你應該怨華航這家公司一手搞爛勞資關係。勞工理訴

華航董事長何煖軒在上次空服員罷工之後,求避聲明暫時解雇參與罷工的免下飛航組員,顯見他們對於罷工的次罷態度相當強硬。

但是支持最好這個不讓步的他,會不會給大眾一個有能力處理內部衝突的勞工理訴形象?當然不會,而且還會活生生暴露出他濫用權勢主導,求避最後導致勞資關係緊張。免下或許,次罷他們的勞資關係根本從來都沒有好過,懲處罷工者是他報復員工的行為。

這是台灣主管常見的情節:在衝突中,錯把提出異議的員工當作敵人,使用權力之前也沒有培養職場友善氛圍。有建設性的強勢,只能用在諸多任務裡較為關鍵的部分,或是攸關業務機密時使用,它不是一個長久經營之道,而是用盡所有合作策略都失效時才可以視時機使用。

誤用強勢的後果很糟糕,不斷在衝突中行使權力會導致許多人不願和上司分享真實想法,團隊氣氛也會變得焦慮甚至憂鬱;在脫離主管視線下不願付出心力工作,生產力因此降低;對產業有高度價值與自信的員工,也會選擇相對更棒的執業環境。

而如果之後華航有更多報復或詆毀,那代表這家公司的領導人只是抱持過於簡化、全有全無的逃避心態,也代表根本沒有恰當的領導能力。事實上,JACDEC(Jet Airliner Crash Data Evaluation Centre,客機墜毀數據評估中心)對每年全球60家航空公司安全進行評比,華航(China Airline)的歷年排名從2017年的排名倒數第一,回溯到2012年所有年間都是在倒數三名打轉。

資方抑制工會的手段逐漸檯面化

遙想當初空服員罷工後,兩年內有六人被記過、兩人被約談;而在2017年,為了抗議台鐵長期漠視勞工權益,台鐵產業工會號召員工春節期間「依法休假」,結果事後兩百多人被台鐵記過。

從華航與台鐵的反應中,不難看出普遍台灣管理階層對於工會的態度:勞資協商的同時,出手清算勞工幹部,以及在媒體上派寫手攻擊勞工,影響大眾輿論。導致民眾常認為不要有下一次罷工的方法,是一起譴責罷工。但罷工,不過就是勞資和平談判破裂必然的結局之一。

而身為民眾可以先檢視機師職業工會的訴求:

  1. 保障飛行安全,要求改善疲勞航班,增派長程人力。八小時三人派遣、12小時四人派遣。以維持飛安,保障旅客權益。
  2. 保障本國籍機師升訓與聘用,要求升訓公開透明、拒絕黑箱。升訓對於副駕駛是最重要的考量,工會嚴正聲明,升訓的優先順序,並不受到參加工會活動影響,會員均受《工會法》與《勞資爭議處理法》保護。
  3. 捍衛工會會員權益,禁止對會員施壓、脅迫、秋後算帳。

上述的白話文是:補人力減少疲勞航班、不要黑箱處理、不要秋後算帳。檢視機師三大訴求,並不過份,而且非常基本,如果華航管理方不配合,激起罷工只是正常人的反應。而顧客只有假期被影響,他們其實是拿出職涯發展來賭。

但是華航管理方從頭到尾採取強勢主導,對話幾乎都用營利角度與不回應的方式,以致使機師利用運輸量大的春節進行罷工,這是提升抗爭的最後手段,不然工會遲早會被資方清算殆盡。

如果民眾能拿掉方便至上的觀念,將品質與安全擺在看待各個服務業的首位,便能了解到每一次的罷工,是真正在保障民眾的服務品質與安全。

支持罷工,認同勞工的合理訴求,就是避免下一次罷工最好的方法。

延伸閱讀

  • 機師工會五訴求與華航資方回應
  • 過勞機師的告白:不合理工時與人力短缺,造就我這輩子最痛苦的一次飛行

本文經姜冠宇授權刊登

責任編輯:游家權
核稿編輯:翁世航

苏ICP备160024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