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心理師看《傲慢與偏見》:為什麼達西先生一開始如此抗拒伊莉莎白?

即使珍奧斯汀的諮商小說已問世200年,她的心理先生作品至今依然吸引許多讀者。同時是師看什麼英國文學研究者和心理諮商師的溫蒂.瓊斯認為,珍奧斯汀是傲慢敏銳的人性觀察家,才能創造出如此多樣且彷彿真實存在的與偏虛構人物,更令我們產生共鳴。見為拒伊

以《傲慢與偏見》為例,達西男主角達西先生外表看起來疏離冷漠,開始總是此抗克制自己的情感需求,在依附關係中,莉莎正是諮商漠視依附的類型。溫蒂.瓊斯在《大腦裡的心理先生珍・奧斯汀》談到了三種依附類型,就以達西先生說明漠視依附的師看什麼人有哪些特徵,若你正好是傲慢漠視依附,該如何擺脫這種關係模式:

9ef35da425725991760c90eee61b1ffcPhoto Credit: 大寫出版
《大腦裡的珍・奧斯汀》提到的三種依附類型。

親密的渴望象徵危險,達西才會抗拒伊莉莎白對他的吸引力

漠視依附的達西在情感上疏離他人,否定自己對他人的情感需求,那些人能夠提供安全堡壘和補給。可以肯定的是,實際考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解釋他的行為,他必須保持距離,否則就得跟所有煩人的母女互動,她們全都想在婚姻的狩獵中逮住他。

但是他的冷淡超過了這種務實的保護機制。賓利歡迎人家進入他的生活,雖然他也很富有,也是適合結婚的單身漢,而達西連跟最親近的朋友賓利都保持距離。儘管我們無法得知達西私底下會跟賓利說些什麼(奧斯汀從不描寫只有男性的場景,因為她不願意寫自己沒有親眼看過的事物),考量賓利的行為,我們沒有理由認為達西向他吐露過對伊莉莎白的愛,他什麼事情都不讓別人知道。

對漠視依附的人來說,親密的渴望象徵著危險,因此達西奮力抗拒伊莉莎白對他的吸引力,想保持距離。從一開始也許就是這樣,儘管達西很可能是在麥里屯的舞會之後才愛上伊莉莎白,我們可以把他無禮的評語和拒絕共舞視為一種嘗試,試圖不讓自己對伊莉莎白最初的興趣演變為接近她。換句話說,達西的侮辱很可能是一種防衛機制,因為即使沒人介紹他們倆認識,達西很可能早已對伊莉莎白一見鍾情(畢竟小說原來的名稱叫《第一印象》[First Impressions])。

雖然達西只看了伊莉莎白一眼,他受到吸引的感受卻未必膚淺,因為社會信號能夠傳達大量資訊。或許伊莉莎白某些開心的一面、在社交場合中諷刺地超然脫離,從她的姿態和臉部表情中傳達出來。當然她的活潑在容貌中清晰可見,她明亮的雙眼如此吸引達西,就連在休息的時候也能表達出機敏的智慧。因此合理的是,如果達西覺得自己受到伊莉莎白吸引,他就會用令人不悅的評語來抗拒自己的慾望。的確,他的侮辱有點抗議過頭了,他大可拒絕跳舞就好,不必展開這樣尖銳又讓人聽得見的攻擊。幸運的是,他對伊莉莎白的愛終究贏得勝利,而他也克服了自己迴避依附的模式。

MV5BMTkyMjYwOTMzM15BMl5BanBnXkFtZTcwNDk1Photo Credit: Pride & Prejudice (2005)

達西還表現出另一種漠視依附成人的傾向,他抵抗自己需求和弱點的辦法,就是把這些投射到他人身上,關心他人的幸福、排除自己。我們可以從他對賓利的態度看到這一點,達西擔心他朋友的愛情可能會害他沾上最不受歡迎的一家子,因此挺身而出保護朋友。他很可能把自己的恐懼投射到朋友身上了,因為賓利的情況與他自己非常相像。要達西承認自己的需求,得等到他堅持不懈的愛突破他想克制的企圖才行,就像他首次求婚時,那樣不得體地告訴伊莉莎白的一切。

達西先生為何是漠視依附?要從童年說起⋯⋯

達西之所以發展出迴避依附類型,再加上過度調節的傾向,可能是因為養育他的照顧者並沒有協調適應他的情緒需求,本身就是情緒疏離的人。十九世紀富裕人家的文化典型以及養育子女的作法,還有他父母本身的個性,可能造成了他對自己感受的否定與壓抑。達西很可能受到鼓勵要「僵著上唇」(have stiff upper lip)別流露自己的情緒──這個說法儘管老套,卻精確地描述了當時上層階級盛行的男子氣概理想,人家會鼓勵他控制自己的情緒,即使在他還很小的時候。

我們可以想像小費茨威廉(達西)在小床上哭泣,嚴格的家庭教師無動於衷,因為他必須學會堅強與自立。達西的母親很可能每天來育兒房一、兩趟,或讓人把孩子抱去給她,不過在這過程當中她會保持淡漠。或許她打算開始真正與兒子互動,要等到他度過難搞的前幾年之後,開始像個講理的人,能夠理性思考對話。又或許她根本對與孩子互動一事不感興趣,人人都對達西母親這個話題保持沈默,顯示出她並不是一個非常溫暖或是很好的人。

無論如何,考量到富裕人家養育孩子的作法,我們可以看得出來為何達西的妹妹喬治安娜會受到無賴韋克翰的吸引,他似乎給予了她在親密家人關係中得不到的溫暖與活力,就連與她摯愛的哥哥達西之間也是保持距離,謹慎自制。我們可以感受到她初見伊莉莎白時的那股明快喜悅──一位她能連結的潛在「姐妹」,溫暖又富同理心,不像愛算計又酸溜溜的賓利小姐。

77tdeFCkxL0EV3Hs6DnvQbXTu3PPhoto Credit: Pride & Prejudice (2005)

為了在這樣的環境中保護自己的情緒,小達西很快就學會抑制自己的情緒,跟情緒保持疏離或解離。他發展出避免親密的傾向,因為他學到親密關係令人失望。他也許避不開內心深處所受的傷害,但是在外界看來他似乎很平淡,大多時候都會獨自承受,藉此保持尊嚴。這是貴族之間另外一項重要的價值,如果小達西接受陌生情境實驗,不管母親出現或消失,他應該都會忽略。

除了任由達西管理自己的苦惱,不論是達西的家庭教師或是他母親,可能都沒有讓他沈浸在快樂玩耍中,那能刺激交感神經系統的發育,創造對興奮的容忍度。結果造成了達西的疏離,缺乏正面的興奮體驗,他的副交感、抑制神經系統開始主導。然而由副交感神經系統支配並不表示達西就沒有壓力,這只表示他的防衛機制會讓自己疏離,不只疏離他人,也疏離自己的感受。

所以達西發展出來的興奮容忍度很低,為了控制自己的焦慮,他往往會過度調節,他的偏好狀態是退縮封閉,以此回應壓力和強烈的情緒。獨自待在小床上(或英國人說的幼兒床),小達西冷淡而不會自我安撫,想像一下,他母親或保母的臉孔不會帶來安慰,而是否定他的苦惱,讓他更加孤立。

如何掙脫漠視依附的模式?

簡言之,達西的冷靜來自於過度調節的傾向──脫離強烈的感受──這就跟任憑狂亂的情緒擺佈一樣不健康。這是一種保護的反應,藉由副交感神經系統主宰來控制刺激,他避免可能有壓力的情況,例如親密的情緒或強烈的興奮。迴避依附加上副交感神經系統支配有很強的適應力,不過也有其限制,因為生命中沒有親密他人也會帶來壓力,而與共居者相比,獨居者壽命往往比較短。

達西的漠視依附以及極度謹慎出自於與他家人的關係,唯有透過其他的關係,他才能掙脫這些模式。一般來說是這樣:對依附系統以及社交大腦所造成的傷害,可透過與他人正面、密切的關係來修補,不論是親戚、伴侶、朋友或是治療師。

達西很幸運能遇見伊莉莎白,而且他夠明智能懂得她的價值,儘管那股吸引力可說是大多來自於內心而非理智:他根本抗拒不了她。他對伊莉莎白的愛以及他們之間的遭遇,尤其是她拒絕了他第一次的求婚,改變了達西,他開始打破退縮謹慎的惡性循環,不再疏離他人和自己的情緒。

我們在《傲慢與偏見》結局告別達西和伊莉莎白的時候,他仍有許多事情得做,才能修復過往的破壞。伊莉莎白知道他對開玩笑捉弄的容忍度很低,而這是她想要與他互動的方式,但是她也清楚他會繼續發展這些長久以來一直受到忽視的重要層面。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大腦裡的珍‧奧斯汀:從文學讀懂情緒科學,破譯你我大腦中的高敏感社交誤區》,大寫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溫蒂.瓊斯(Wendy Jones)
譯者:趙睿音

珍.奧斯汀為何如此廣受歡迎?我們為何把《傲慢與偏見》讀了一遍又一遍?愛瑪淘氣的計謀為何讓人感到開心?我們又為何在乎《勸服》中安妮.艾略特所受的苦?

我們在乎是因為生物天性讓我們對人、對他們的故事感興趣──人類大腦是社會大腦。奧斯汀的角色非常可信,對於我們許多人來說,他們不只是想像出來的人物,而是我們熟悉並且摯愛的朋友。由於奧斯汀捕捉人類心理寬度與深度的能力如此豐富,讓人覺得她與讀者有共鳴。

人類對於同理心的需求很大,想知道不管喜悅或悲傷我們都不孤單,還有依附、否定、自認,當然也有愛,我們看到自己與周遭之人反映在奧斯汀的作品中。與其他動物相比,社會智力是人類特徵中最為高度發展的一種,這是怎麼演化來的?為何有其價值?溫蒂.瓊斯既是奧斯汀學者,也是一位執業心理治療師,她探索了社會智力的許多方面,與奧斯汀的經典作品放在一起討論。

getImagePhoto Credit: 大寫出版社

本文經書傳媒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游家權
核稿編輯:翁世航

苏ICP备160024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