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醜又胖又邋遢,卻老是纏著正妹」,這是赤裸裸的肥胖羞辱

聯誼平台「七日戀人」長期表態支持女性權利,又醜又胖又邋經常轉發女性主義資訊,遢卻然而近日卻公開發表了一張名為「仇女假覺青小胖」的老纏裸圖文,當中用了一張身材肥胖男性的著正新聞畫面,並且文字描述說道「長得又醜又胖又邋遢,妹這卻老是赤裸纏著正妹。」

令人感到諷刺的肥胖是,七日戀人上一篇才轉發蔡依琳談論「身體意識」的羞辱貼文,並附和教育部要求以乳房大小下標的又醜又胖又邋新聞媒體「重補修性平教育」的說法。看似站在反思主流身體價值觀的遢卻立場,卻在僅僅36小時之內,老纏裸就發表了一篇涉及「身體羞辱」(body shaming)——特別是著正「肥胖羞辱」(fat shaming)的圖文,引發我與身邊許多女性主義者朋友的妹這譁然。

無論是赤裸「醜」或「胖」還是「邋遢」等標籤,以歷史性而言,肥胖都是父權社會對女性進行「身體巡邏」(body patrolling)及「身體治理」(body policing)的方式,要求所有女性都必須去迎合「男性凝視」(male gaze)——一種以男性標準對女性外貌、身材、妝髮、打扮、性生活乃至言行舉止的積極監控。這使得女性日常生活處處受限,失去了許多平等的機會與資源,並且讓男性目光成為了女性的道德標準,建構了女性在父權社會的從屬地位。

從1960年代中後期以來,女性主義運動一直在挑戰與抵抗這種單一審美觀,從早期的反對「美國小姐」選美抗議行動,爭取廢除女性空服員的嚴苛體重限制,起訴職場以體毛或妝容為由對女性進行不當解雇,到後來舉辦肥胖女性及身心障礙女性的多元時裝秀等。

女性主義者打擊身體羞辱在現代也很常見,像是台北市長柯文哲三番兩次拿陳菊及其她女性政治人物的身材與外貌做文章時,婦女團體一再召開記者會或發新聞稿聲明,抗議柯文哲對女性進行身體羞辱在內等仇女言論,希冀柯文哲可以真心學會要如何尊重女性,打造一個符合性別正義價值的政治環境。

因此,七日戀人的圖文便與女性主義價值背道而馳,即使他們的擁護者站出來辯稱:「又不是攻擊女性!」、「女性一直被男性如此對待,難道不能反過來嗎?」等等,然而這些並無法合理化身體羞辱的歷史及社會不正義,更對提升女性地位適得其反。

就像僅侮辱黑人男性的膚色仍會傷害到黑人女性,富裕身心障礙者嘲笑貧窮身心健常者的經濟收入仍會構成階級壓迫,七日戀人的作為大致上就是如此。如果是想指出有不少男人「不在意自身外貌,卻整天審視女性外貌」的話,倒不如直接把重點放在父權社會對女性外貌的仔細審查遠遠超過男人。

更不要說,「長得又醜又胖又邋遢,卻老是纏著正妹。」這句話不僅再現了「人帥真好,人醜性騷擾」的既有迷思,而且透過「女權之名」延續並強化了對女性主義者的偏見。

這句話當中似乎「纏」的騷擾問題被隱形了,「醜」與「胖」變成了重點,彷彿符合主流審美的人做什麼都不會構成騷擾,或是他們騷擾女性較為無傷大雅,甚至是長期跟蹤狂可以透過瘦身、學穿搭(似乎是七日戀人的業務)或整型來使自己的行為不受到厭惡,這無疑是一種強暴迷思。

而在七日戀人的官方回應中,他們表示自己不過是主張「拒絕權」,無論是否符合社會正義(他們稱之為「政治正確」),個人的擇偶條件都不會構成壓迫,但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必須意識到日常生活中所謂的「個人選擇」,仍受到白人至上主義、健全主義、資本主義與異性戀父權的影響,我們並不具有多元、平等、正義的物質現實環境及歷史脈絡,使得我們仍會偏好以符合主流價值者為親密對象,或是努力去成為這樣的人,這也是為何在青少女中,無論順性別或跨性別,罹患飲食失調的比例如此之高。

71706585_691280958035959_870418527903390Photo Credit: 吳馨恩

必須釐清的是,女性主義者並非譴責七日戀人的經營者個人拒絕了誰,而是七日戀人多次公開發布圖文,去散佈胖與醜有多不具吸引力的意識型態。如果這種「拒絕」都不算是壓迫,那麼創設「白人專屬交友軟體」的人們,他們對約會對象的「種族拒絕」是否該被譴責為種族主義?

身心障礙者表達自身尋求親密關係時的困境,甚至女性主義者批判男性的「處女情節」對女性——尤其是性暴力倖存者的傷害,是否也「侵犯了他人拒絕的權利」呢?我想這相當需要更深刻的思考。

最後,女性主義前輩們深信「個人即政治」(personal is political),縱使個人沒有義務為了社會正義而對不符合主流審美者來者不拒,仍要反思與試圖解構既有的壓迫體系,試著打造讓所有人都能過得更平等、更幸福的一個多元社會。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翁世航

苏ICP备160024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