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大姐”巧解“家务事”

——谢家集区人民法院打造家事审判特色样本

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谢大姐经”,谢家集区人民法院用了三年时间,巧解打造出“巧断家务事”的家务家事审判特色样本,让“家事经”不再难念。谢大姐

专业解纷全域联动

自2018年4月起,巧解上级法院指定谢家集区人民法院管辖田家庵区范围内的家务婚姻家庭纠纷案件,加上本辖区内的谢大姐该类型案件,该院受理了全市40%的巧解婚姻家庭纠纷案件。此类纠纷同时期占该院受理民事纠纷近30%,家务纠纷类型多数集中在离婚纠纷、谢大姐抚养权纠纷、巧解彩礼纠纷、家务赡养纠纷等传统类型。谢大姐

“前两天接待了一个当事人,巧解起诉要和妻子离婚,家务还要求精神损害赔偿金,因为亲子鉴定两个孩子都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刚刚接受委派的一个返还彩礼纠纷,两人办婚礼没一周,就闹了别扭。”……

在谢家集区人民法院“谢大姐调解工作室”里,调解员经常会面对“老纠纷”里的“新情况”。如何对症下药,如何顺利化解,是说和还是说散,调解不成进入诉讼阶段,审判又将如何做好妇女、儿童、老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一连串的问题让谢家集区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开始了探索,逐渐形成了“调解为先、法官指导、审判保障、持续回访”的家事审判模式。

2020年初,该院依托立案庭的审判团队成立“家事审判工作室”,形成家事纠纷专业化审判,同时将纠纷化解的关口前移,拓宽化解力量的“朋友圈”,打造名副其实的家事纠纷化解的“第一道防线”。

该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家事纠纷往往包含着当事人较为激烈的情感冲突、突发的情绪,不能“一判了之”,重在疏解。于是,谢家集区人民法院引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协调联动,构建有机衔接、高效便捷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网络。先后打造了“老支书调解队”“谢大姐调解工作室”等特色调解品牌,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对于适宜进行诉前调解的婚姻家庭纠纷,在征得原告同意情况下委派进行调解。

谢家集区法院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三进”机制,以诉讼服务中心为大本营,连接人民法庭、妇联、乡镇司法所、村委会、社区、民政等部门,打造网格化多元解纷格局。立案后,法官根据案情认真分析,充分运用“法官+特邀调解员”“法官+村委会”“法官+司法所”“法官+妇联”等模式调解家事纠纷,以案件当事人为中心,发动其身边一切力量化解矛盾,坚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法官全流程指导的专业化格局。

家事纠纷有“谢大姐”管

订婚时女方收了彩礼和“三金”,结婚日还没到闹分手,男方起诉要求女方返还彩礼、“三金”及恋爱期间各项花费。9月初,谢家集区法院本着“调解优先”的原则,将该案委派至“谢大姐调解工作室”进行诉前调解。“不要小看这些琐碎的家事,我们在调解中经常有‘坐过山车’的感觉,即使案件接触再多,每个案件背后的家庭情况却鲜有重复,需要我们带着耐心和专心去倾听它、理解它,从而化解它。”工作室的王大姐已经退休多年,曾经是乡镇妇联主任,常年和妇女儿童权益维护、家事纠纷调解工作打交道。退休后她发挥经验优势,成为谢家集区法院“谢大姐调解工作室”一名特邀调解员。问百家事、解千家忧,王大姐有着自己的一套“调解经”,以沟通拉近,把脉调解方向,再着手调解工作。“经常有群众奔着‘谢大姐调解工作室’来的,说遇到家里的闹心事就相信我能说和,能帮忙解决,这真是让我打心眼里感受到信任。”王大姐说。

说起成立“谢大姐调解工作室”,还是群众的智慧。为了妥善化解管辖的婚姻家庭纠纷,谢家集区法院在2019年聘请辖区有基层调解经验的退休女干部、社区工作人员作为特邀调解员。因为参与调解纠纷的调解员都是谢家集的“大姐”,而矛盾纠纷得到化解的当事人又爱说“谢谢大姐”,于是,法院便把这些调解员称为“谢大姐”,随之也建立了“谢大姐调解工作室”。

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充实,在谢家集区妇联共同推动下,该工作室目前拥有年龄梯队完备、工作经验互补、专业背景多样的调解队伍。

梁大姐属于“谢大姐调解工作室”中坚力量,曾在社区担任主任的她有着丰富基层工作经验和群众基础。“以前在社区,接触邻里矛盾、家事纠纷多,现在在调解工作室,接触的纠纷更多样、情况更复杂。尤其一些家事纠纷往往糅合了情理法多重因素,矛盾纠纷是及时得到化解还是进一步激化可能仅在一夕之间,亟需及时妥善处置。”谈起调解工作,梁大姐感触良多。在她看来,人民调解绝不是“和稀泥”,而是在法律框架下,心中有杆秤,面对“剪不清理还乱”的家事纠纷,也要把问题厘清、把道理讲明,找到一个合情合理的解决方案。

“家和万事兴,家事纠纷也关乎着社会和谐稳定。近些年受理的家事纠纷,不断涌现出新情况、新问题,除了法律层面,更有社会层面的问题折射。以调解缓冲矛盾,以多元解纷为纠纷寻找更好的出口,是我们在探索家事审判‘专科专家’道路上作出的成功实践。”该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谢大姐调解工作室”以将家事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为目标,转变家事审判理念,让家事纠纷化解从单纯的案件办理向情感修复、亲情弥合转变。依托“谢大姐调解工作室”,今年共受理婚姻家庭类纠纷诉前调解案件1183件,调解成功891件,调解成功率75%,婚姻家庭类民事一审收案数同比减少12.3%。

向纠纷源头再探路

“谢大姐调解工作室”是谢家集区法院进行家事纠纷诉源治理司法实践的缩影。

该院以诉源治理为抓手,向家事纠纷的源头和事后延伸司法职能,通过人身安全保护令、事后回访、司法建议以及与街道、村居的工作人员联动,及时摸排参与家事化解,指导纠纷处置。“专业化调解挺在前,专业化审判保障不可缺”的做法是谢家集区法院对家事审判的实践总结。

在家事案件优先调解中,家事调解员可随时针对法律问题,得到家事审判团队的及时解答和指导。对于调解不成或双方矛盾较为激烈的,案件将及时进入立案、审判流程,家事审判团队以开庭审理方式解决纠纷,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家事案件判后回访工作,积极延伸判后服务,做好家事审判“后半篇文章”。考虑到家事纠纷的特殊性,案件的审结有时并不能伴随着矛盾纠纷的消弭与情感诉求的化解,家事审判团队根据具体案情,定期梳理需要回访案件,重点关注涉及老年人、未成年人、被侵害妇女等群体的家事纠纷案件,成立由法官和调解员等组成的回访小组,通过上门走访、电话回访等方式,主动和当事人“拉家常”,一方面切实做好释法和判后答疑工作,跟踪了解当事人生活状况、感情修复情况以及生效裁判文书履行情况,从源头上避免次生纠纷,确保案件办理效果。另一方面,及时关注回访过程中当事人反映的问题及出现的矛盾,排查风险隐患,并积极对接妇联、民政等部门,从源头上避免和防范产生新的矛盾纠纷,实现“案结、事了、气顺、人和”。(通讯员 肖启蒙 王 琪 记者 张 静)

苏ICP备160024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