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症狀自我診斷手冊》:常見的安眠藥有哪些副作用?

失眠、人體睡不著是症狀自診困擾不少現代人的問題,情況嚴重的斷手話甚至需要服用安眠藥。然而,冊常只要是安眠藥物都會有副作用存在,美國醫師克里斯多福凱利和馬克愛森柏格合著的藥有用《人體症狀自我診斷手冊》就提到,安眠藥物不是副作為了長期服用,建議可以先試著服用幾週,人體此外,症狀自診也需要了解自己服用的斷手安眠藥物有什麼副作用。

如果失眠的冊常狀況無法透過改變生活型態而改善,你的安眠醫師大概會建議你服用安眠藥物。請注意,藥有用這些藥物「不是副作」為了長期使用,可以試著服用幾週,人體讓它們幫助你建立比較好的睡眠習慣。服用安眠藥物也有一些風險,所以請在醫師的督導下服用它們,不要任意取用朋友藥櫃裡的安眠藥物。年紀較長者在服用安眠藥物時必須尤其小心,因為可能會出現意識混亂、平衡感變差和跌倒等狀況。

比較適合長期使用、效果較好,又沒有任何副作用的助眠療法則是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心理師會在此療程中,訓練大腦卸除壓力、減少雜念並放鬆身心。你可以向醫師表達想要嘗試認知行為療法的意願,也許此療法能夠輔助或甚至取代安眠藥物。

幾種安眠藥的副作用

  • Benadryl、泰諾PM(Tylenol PM)、安舒疼PM(Advil PM)或Simply Sleep:

這些非處方安眠成藥的主成分都含有苯海拉明(diphenhydramine),該成分主要是過敏用藥,但會造成嗜睡。雖然苯海拉明類的藥物因取得方便,常被人拿來對抗失眠,但它的功效並不是很可靠,且可能產生許多副作用,例如口乾、視力模糊、尿貯積(排尿困難)和意識混亂(特別是年長者)等。部分研究還發現頻繁使用苯海拉明類藥物與早發性失智症有所關聯。

  • 褪黑激素(Melatonin):

褪黑激素是大腦生成的一種化學物質,可調節人體的睡眠與清醒週期。當以藥物的形式服用時,或許能幫助我們在跨時區之地重設生理時鐘,此時,應該在新時區就寢時間的前幾個小時服用。然而,褪黑激素在其他情況的失眠通常沒有什麼幫助。草本健康營養品的架上通常都找得到褪黑激素的商品,表示這類藥物的管理並沒有很嚴謹,產品內含的褪黑激素成分也不是很純。換句話說,你很可能只是花大錢買了一堆一無是處的藥丸。

  • 苯二氮平類藥物(Benzodiazepines):

這類藥物包括主成分為替馬西泮(temazepam)的Restoril、主成分為氯硝西泮(clonazepam)的Klonopin,以及主成分為蘿拉西泮(lorazepam)的安定文(Ativan)等。它們能幫助你入眠,並一覺到天明,而且安眠的時效也可分為長效(蘿拉西泮)與短效(氯硝西泮)。這些藥物同時還能降低焦慮感和壓力感,例如幽閉恐懼症的患者進行核磁共振造影前,常會讓他們服用這類藥物。遺憾的是,這些藥物會讓人體產生慣性,所以應在醫師的監督之下,於既定的期間短期服用。

  • 非苯二氮平類安眠藥物(Nonbenzodiazepine Hypnotics):

這類藥物包括主成分為艾司佐匹克隆(eszopiclone)的Lunesta、主成分為佐沛眠(zolpidem)的安必恩(Ambien),以及主成分為札來普隆(zaleplon)的贊你眠(Sonata)等。它們對緩解失眠非常有效,但就像苯二氮平類藥物,它們會讓人體產生慣性,所以必須在既定的期間短期服用。另外,曾有報告指出,服用這類藥物的患者會出現幻覺,或在睡眠期間做出異常舉止,例如吃東西、開車,甚至發生性行為。雖然這些副作用並不常見,但仍須謹慎使用。

延伸閱讀

  • 失眠到什麼程度就該看醫生了?
  • 每五人就有一人有睡眠障礙,該如何戰勝「慢性失眠」?
  • 《好睡》:翻來覆去就是睡不著,該吃藥嗎?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人體症狀自我診斷手冊:頭痛、嘔吐、便祕、抽筋……別驚慌?該掛號?去急診?》,日出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聯合勸募。

作者:克里斯多福.凱利, 馬克.艾森柏格(Christopher Kelly M.D., Marc Eisenberg M.D.)
譯者:王念慈以下這些症狀你我可能都不太陌生:

  • 每天戴隱形眼鏡,晚上眼睛總是又乾又紅,點藥水也無法改善。
  • 頭痛吃了止痛藥怎麼都沒效果?是藥的問題還是我的問題?
  • 身上有一顆變得越來越大或越來越黑的痣。
  • 為何同事每天睡6小時精神就很好,我卻做不到?
  • 轉頭時整個房子天旋地轉,是頭的問題還是……?
  • 尿液混濁、有味道,而且排尿頻率比以前高。
  • 48小時之內經歷了腹瀉和反胃。
  • 全身多處肌肉和關節發疼,而且還出現發燒、畏寒、頭痛、咳嗽等症狀。

你知道嗎?其實90%的症狀都沒有立即危險,不會致命。

當發現身體出現新症狀時,你的反應是什麼?

  • 「天啊,我是怎麼了?」
  • 「以前都沒有,應該沒事,再過幾天看看吧!」
  • 「我最近是做了什麼才這樣?太晚睡?壓力太大?還是年紀到了?」

大部分出現在身上的新症狀都不是什麼大問題。以鼻塞為例,絕大多數它都不會是得癌症的徵兆。不過,有時候頭痛卻不一定是個暫時的惱人問題,而可能是身體出現大狀況的預兆。沒有人可以忽略身上出現的任何問題,因為這些問題說不定就是侵吞健康的推手。

當身體出現病痛,首先,關掉你的谷歌搜尋網頁!雖然網路搜尋可以提供一大堆判讀症狀的資料,但這當中可能暗藏會誤導你判讀的錯誤訊息,甚至讓你更恐慌!因此,萬一發現身上出現了新症狀,請務必翻開本書,兩位執業醫師作者將以最專業、最全面且淺顯易懂的方式,陪你檢視讓你憂心的症狀。

getImagePhoto Credit: 日出出版社

本文經書傳媒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游家權
核稿編輯:翁世航

苏ICP备160024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