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任務》書評:新視野號劃過冥王星,在30億英里外的地球颳起超級旋風

文:趙軒翎(《科學月刊》副總編輯)

兩天來一口氣看完《冥王星任務》,冥王我不得不在闔上書本(正確來說是星任闔上開著書檔的電腦),深深吸了一口氣來平復情緒。務書王星這是評新一本讓我在看的過程中,幾度眼眶泛淚、視野完全融入書中情境和氛圍的號劃科普書。

2015年7月14日,過冥新視野號抵達近冥點,億英與冥王星即將有個前所未有的球颳起超近距離接觸。受到7月以來新聞、級旋社群媒體的冥王推波助瀾下,新視野號和冥王星相關的星任訊息將討論堆疊到最高峰。「冥王星有大愛心」、務書王星「冥王星之心」橫掃新聞標題,評新Google搜尋首頁也將 Logo中第二個「o」 ,視野替換成冥王星照片的Q版圖,當然也畫出了冥王星表面一塊像是愛心形狀的區域。#PlutoFlyBy的主題標籤在NASA社群媒體的帶動下,成為7月14日這天的熱門標籤之一。新視野號快速飛越冥王星,同時也在30億英里外、它的出生地颳起了一陣不分國籍、不分地域的超級旋風。

新視野號飛掠冥王星是一天的新聞,在媒體上的曝光可能拉長到數週,然而整個新視野號從發想、實踐到抵達冥王星卻是整整跑了26年!從計畫領導人、也是《冥王星任務》一書重要作者之一艾倫・史登開始計畫探索冥王星,經歷13年各處奔走、一再而再再而三地打掉重練,終於獲得經費得以開始建造飛行器,將多年的計畫付諸實踐。團隊在四年之內完成了飛行器的建造、歷經各個層面的嚴格檢驗,才順利趕上發射時程,在2006年啟航。接著,就是新視野號歷經九年半的太陽系旅程,終於抵達目的地。

在《冥王星任務》一書,正是將這樣一趟26年的旅程,其中團隊所經歷的風風雨雨記錄下來的回憶錄。艾倫無疑是貫穿整本書的靈魂角色,在他開始提出探索冥王星的想法時,他只是行星科學領域的菜鳥。他以初生之犢的身分,在那麼多科學界前輩的壓力下,仍堅持著探索冥王星的理念,投入心血、活用各種策略,最終才在競爭激烈的太空計畫中脫穎而出。

在書中有一個段落,敘述新視野號即將飛掠冥王星,NASA舉辦公開活動時的場景。其中提到幾位曾在冥王星提案中,小輸給艾倫的團隊領導人,也是艾倫的老教授,在當天親臨現場,共同見證行星探索達成一個新的里程碑。這時的艾倫,已不再是當年的初生之犢,他已在這26年中磨練成一方霸主。

那群科技人兼夢想家

探索冥王星的計畫,可能就像我們這個時代的「登月計畫」,一樣鼓舞人心。

在網路的推波助瀾下,它是一個獲得20億人次關注的太空計畫。然而,我認為這本書不僅僅是要告訴大家新視野號探索冥王星的成功,而是希望鼓舞那些有夢的人。書中最開頭講到這個任務可以達成,「靠的是一群科技人兼夢想家的堅持、創意與好運」,然而看完書的我認為,他們的好運不單純是運氣,而是他們真正用心做好了準備,在任何機會來臨的時候,才能抓住機會往前衝。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與大多數人一樣新視野號的了解,僅僅只是它飛了多久、多遠,又拍到了冥王星表面多特殊的地形地貌等,但我看完了才知道,這件事情的背後是多少份跟電話簿一樣後的計畫書,以及多少人廢寢忘食去思考各種可能的狀況與解決辦法,才能成就這一幕。書中出現的角色,僅是整個團隊的一小部分,從前段的「冥王星地下軍」,到建造新視野號時期龐大的團隊,以及到計畫後期留下的小編制團隊來繼續進行飛掠任務,這些參與的人員都是共同成就這段歷史的人。隨著《冥王星任務》故事的進行,每一次危機處理的過程,在兩位作者有限的篇幅中,仍可以瞥見不同工作崗位、不同人物身影在做的努力。

對更多未知的探索

書中描寫,美國在1991年曾發行太陽系九大行星及月亮的郵票(當然後來冥王星在2005年被降等為矮行星,剩下八大行星),上頭印著行星的照片及探索的飛行器。當時新視野號計畫未誕生,郵票僅放上冥王星照片底下放上「Pluto not yet explored」(冥王星未經探索)的字樣。在新視野號飛掠冥王星後,團隊在公開轉播活動上,舉起了同一張郵票的放大版海報,並把那行文字的not yet劃掉,就變成了「Pluto explored」,自此冥王星成了一個被人類探索過的星體。

然而,這個故事不會因此而結束,新視野號至今仍在執行任務。在迎接2019年的時刻,新視野號又飛掠另一個和冥王星一樣位於古柏帶的天體,代號為2014 MU69,非正式名稱為Ultima Thule,中譯為終極遠境。接下來新視野號還有些動力,正等著在地球的科學家告訴它下一個任務在哪裡?同時也持續讓搭載的儀器運作,收集更多關於太陽系外圍的資訊,讓我們更了解那距離地球64億公里外,甚至更遙遠宇宙的樣貌。

延伸閱讀

  • 《冥王星任務》:冥王星被逐出「行星」之列,竟是天文學者的荒謬敵意
  • 《冥王星任務》:三十億英里的旅程,新視野號終於替人類看見了冥王星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

苏ICP备160024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