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機一航廈將拆除重建,交通部:時間落在三航廈完工後

用了超過40年的桃機通部第一航廈,交通部表示擬評估拆除重建,航廈時間點落在第三航廈完工後。將拆建交

綜合《中央社》、除重《自由時報》等報導,時間在歷經4度流標後,落航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廈主體工程日前順利開標,廈完共2組投標團隊通過資格審查,工後預計年底開規格標,桃機通部規劃於2024年至2026年分階段完工。航廈而交通部表示,將拆建交第一航廈已使用一段時間,除重在三航廈完工啟用後,時間將視整體桃機營運狀況,落航評估拆除重建使用。廈完

桃機第三航廈自2017年招標以來已3度流標。《自由時報》報導,今年5月進行第4度招標後,日前正式開土建資格標,最後由Samsung C&T Corporation與榮工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及日商華大成營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與大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通過資格審查。

桃機公司表示,後續將通知通過審查的廠商團隊,參與第二階段規格標備標。

  • 流標3次、預算已破790億:桃機第三航廈造型驚豔卻傳「蓋不下去」

《中央社》指出,根據桃機公司規劃,桃機第三航廈主體工程3階段完工,2024年先完成並啟用北登機廊廳,主航廈2025年試營運,南登機廊廳2026年初完工。

《中國時報》報導,交通部表示,因一航廈跟二航廈都曾擴建過,但容量還是不夠才會興建三航廈,等三航廈興建完成並投入營運,在確認桃園機場的容量夠用後,一航廈就可以動工;時間點視三航廈完工進度及運量成長情況,如果疫情過後的航空市場如國際航空組織的預測,2024年空運量才會回到2019年的水準,剛好是推動機場工程的好時機。

第一航廈1978年底完工、1979年2月啟用,至今已超過40年。而第一航廈曾在2010年拉皮整修,同時向外擴充面積,2013年6月重新啟用,年旅客服務容量從1200萬人次,增加至1500萬人次。

交通部向《自由時報》表示,第一航廈早年已經擴建,現在無論如何整建,都是只是延壽個幾年,若重建就是新的建物,未來到底要重建還是延壽交通部還在評估。初步看來,第一航廈已經拉皮過,因此可能朝向重建方向,但啟動時間仍要視第三航廈狀況。

至於1991年動工,2000年正式啟用的二航廈,2018年6月擴建完成,年服務容量將可達2200萬人次,但發生過多次跳電及漏水。交通部告訴《中國時報》,也在思考一航廈重建完成後,二航廈可局部改建。

  • 桃機第二航廈「老」跳電,2021年封閉大整修兩年

新聞來源:

  • 桃機第一航廈擬拆除重建 第三航廈完工後推動(中央社)
  • 桃機三航廈完工後 交通部評估拆除重建一航廈(自由時報)
  • 40年桃機一航廈擬拆除重建 交通部:三航廈營運後(中國時報)

責任編輯:陳怡君

核稿編輯:翁世航

苏ICP备160024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