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n You're Strange》:The Doors之所以偉大,是因為音樂還是象徵意義?

這次要介紹一部非常精彩的所徵意音樂紀錄片,是因為音樂義講述「門戶合唱團」(The Doors)事蹟的《When You're Strange: A Film About The Doors》(《當我們變得陌生》)。

The還象 Doors是美國60年代迷幻搖滾的代表性樂團,於1965年成立於洛杉磯海邊,所徵意樂風融合了車庫搖滾、因為音樂義藍調與迷幻搖滾。還象由主唱吉姆・莫里森(Jim Morrison)、所徵意鼓手約翰・丹斯莫(John Densmore)、因為音樂義鍵盤手雷・曼札克(Ray Manzarek)和吉他手羅比・克雷格(Robby Krieger)組成。還象

The所徵意 Doors最知名的人物,莫過於主唱吉姆莫里森。因為音樂義他那俊俏不羈的還象臉孔、詩意晦澀的所徵意歌詞與令人心馳神移的舞台風格,讓The因為音樂義 Doors成為極負爭議的樂團之一。1971年7月3日,還象莫里森因心臟麻痺去世,樂團旋於1973年解散。1993年,The Doors被選入搖滾名人堂。

本片是The Doors的紀錄片,由好萊塢導演Tom DiCillo執導。有別於一般輿論,皆以死於27歲壯年的樂團主唱Jim Morrison為重心,本片將目光放回到The Doors本身。雖然Jim作為樂團的靈魂,仍佔有較多討論,但電影討論到Jim的事蹟時仍將他置於樂團的生平中。所有Jim的戲劇性元素,僅有與樂團相關的部分得以呈現。

電影先對The Doors四名成員作逐一介紹,再依照年份與正式的六張專輯錄音的過程,穿插樂團的重要事蹟。有些具有討論意義的話題,如Jim與Ray對迷幻藥的依賴,與歌詞中複雜的神話意涵,與女友Pam那分分合合的傳奇性戀情,都點到為止。導演選擇讓樂團自己說話,把時間留給樂團的Live影像,與平常難得一見的側寫畫面。把樂團生活化與外圍的部分,作一個完整呈現。

因此,電影對The Doors的音樂成就並沒有太多的著墨,他把The Doors放在美國60年代走向70年代的青年運動的脈絡中去看。The Doors出現在嘻皮年代的象徵意義。因此電影放了很大的篇幅在The Doors衝撞體制的討論上,並偷渡當時美國的重大事件,如曼森家族、越戰、甘迺迪總統被暗殺、學生運動、27歲俱樂部等。這個部分屬於導演詮釋的意義,對沒經歷過那個年代的觀眾而言,也許較能體會到The Doors出現的社會意義,但無法更了解The Doors之所以偉大的理由。

相對的,在各種The Doors的傳記中,都花很大篇幅討論他們編曲的天才與Morrison詩化的優美歌詞,這些都被當成背景快速地帶過,特別是樂團的經典歌曲Riders On The Storm。傳記書會詳細描述Ray與Robby如何想出絕妙的旋律,但導演只讓歌曲自己呈現。這有點美中不足。正如導演刻意在電影尾段鋪陳的,The Doors的歌曲由於曾被電台禁播、巡迴演唱取消,又因為Jim的死,導致The Doors作為美國史上前幾大的樂團,卻幾乎沒有大型演出。而一般的說法是,The Doors覺得Jim的聲音不適合大場地表現。導演則認為是因為The Doors象徵了美國青年運動,以致於被接下來的保守主義運動抵制所造成的。

本片結尾特別指出,The Doors的歌曲全球賣8000萬張,是因為那背後象徵的時代抗爭意義。然而,我相信The Doors的聽眾喜歡他們音樂的原因,跟一般流行樂迷絕對不同,更有可能是因為The Doors的音樂天才洋溢,具有強烈識別性與藝術價值才得以大賣。導演卻仍是以非常主流的搖滾樂消費模式,去解釋The Doors的時代效果。

這種鋪陳方式非常主流,隱隱的卻與The Doors的觀點有一點矛盾。Jim與Ray之所以聚在一起玩樂團,本身就帶有反美國情境的態度。所以Jim會想往紐約發展,又跑到巴黎而死,本身就帶著一種嚮往歐洲的姿態,因為當時的西歐不像美國那樣道德保守。The Doors的音樂更偏向英國那些偉大樂團所具有的獨特性、藝術性與高度的自我認知。

這樣說並非表示The Doors不是美國樂團,相反的正因如此,來自於美國西部的The Doors,在精神與表現上是非常美國式的。但他們如同「垮掉的一代」作家,是用一種非常現代主義與個人價值追尋的方式,去解構時代賦予個人的偉大性。這點是反美國的,但也是自梭羅以來的另一個美國式的傳統:具有回歸自我,回歸自然的拓荒精神。

可惜電影對此沒太多討論。相對的,導演用許多時事照片影像,特別是美國的名人們的事蹟,跟The Doors的Live做蒙太奇剪接。其中偶爾還是有令人撼動的點跑出來,特別是影片後面剪了一段The Doors名曲The End的Live,與Janis Joplin與Jimi Hendrix畫面作對照,特別令人有感。

電影以「水晶船(The Crystal Ship)」作結,導演的確算The Doors的內行歌迷。這首歌不但具有神話象徵,同時是The Doors第一張專輯的名曲。是Jim的浪漫情懷的表現,同時也是1967年好萊塢日落大道上最知名的迷幻藥歌曲。放在結尾,可呼應The Doors的成就。

本片節奏流暢,紀錄片的價值也高,可惜太中規中矩。但也算是不可不看的佳作。

責任編輯:游家權
核稿編輯:翁世航

苏ICP备160024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