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僑生:全球刮起環保風,台灣早餐店「內用」還是用紙杯紙盤

文:莊宇玫(馬來西亞僑生)

台灣的馬來早晨有個很奇特的現象,傳統連鎖早餐店都被早八的西亞同學和上班族擠得滿滿的。早餐當然要以吐司、僑生全球蛋餅配豆漿才堪稱晨之美啊!刮起想想也是環保還用,否則盧廣仲的風台那首《早安,晨之美》也不會那麼紅。灣早

來台灣留學,餐店我當然要入鄉隨俗。內用排著長龍,紙杯紙盤終於輪到我了,馬來「外帶還是西亞內用?」老闆娘親切的問。「內用哦!僑生全球」我說。刮起老闆娘手腳敏捷地準備著,環保還用不久便送上一個「紙杯」的豆漿、一個「紙盤」的蘿蔔糕還有一個「塑膠袋」的豆沙條。

我不解,我不是說內用嗎?怎麼給我外帶了?

內用和外帶,現在有差別嗎?

當世界正刮起環保風,社會提倡環保餐具、杯套、環保袋……但住在台灣的我們卻在每天一早的第一餐,便開始製造垃圾。外帶本來是讓趕時間、幫別人買早餐的人或是不方便在當下吃早餐的人用的詞彙,因此店家才不得已地用免洗塑膠袋和紙杯讓他們把食物帶走。內用就是讓沒有時間、地理限制的人們,在店內享用早餐的選擇。可是,當內用的人們也用起不得已才使用的免洗餐具、紙杯、塑膠袋,垃圾的產量不就以兩倍的速度增加了嗎?

根據《聯合報》報導,業者認為,早餐是三餐中外食比例最高的一餐,以台灣2300萬人口,扣除老人與嬰兒人口約1700萬人,有8成民眾外食早餐。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中的「台灣連鎖店年鑑」統計,2016年全台的早餐專賣店就有1萬394家。雖然部分早餐店內用已提供環保餐具和杯子,但政治大學附近可以看到幾家早餐店,還是供應免洗餐具和杯盤。大學為學生、住宿生的聚集地,更會因此導致免洗餐具、杯盤的使用量更高。

在馬來西亞,我們會到各茶餐室去享用早餐。內用的兩顆雞蛋會裝在不鏽鋼杯子或是瓷碗里、熱飲會裝在傳統的瓷杯或是玻璃杯子、吐司會用再洗的塑料盤子端上、桌上擺著一筒顏色鮮艷的再洗筷子。如此想象,一套早餐不止升華了,還為地球減少了4件免洗物件。

我認為店家的選擇可以改變現況。若店家不提供免洗筷子,內用的顧客只好用桌上擺好的再洗筷子。若店家把吐司、豆沙條放在盤子端上,內用的顧客會開始用手抓著吃,吃完可以去洗手,因為內用洗手很方便。若店家把蘿蔔糕放在盤子加個不鏽鋼叉子,內用的顧客就會開始用不鏽鋼叉子吃蘿蔔糕,而不是免洗小木叉或是免洗筷子。無可否認,顧客可以自備免洗餐具幫助降低垃圾的數量,可是若是店家願意改變,那垃圾的數量就能大大減少,長久下來的成果不容小覷。

也許免洗餐具日後也可以和塑料袋一樣,付費才可以獲得。當這些原本免費的東西需要收費時,即便是1元,都能讓消費者在掏出錢包的同時去思考到底值不值得、應不應該花這1元。就如《免費!揭開零定價的獲利秘密》一書提及的「心理交易成本」,如果定價是零以外的數字,不管是什麼價格,我們都會被迫問自己,真的要掏錢嗎?但如果價格為零,「心裡交易」這面旗子永遠不會升起,就比較容易下決定。現在的免洗餐具都是免費的。因為免費,在我們心裡沒有地位。因為免費,我們不假思索便取用。

當社會一直不停地提倡環保,但是我們卻在已經習慣了的早餐店模式無意識地製造垃圾,這個循環永遠不能終止。接下來的日子,請你也用自己的一點力量,讓內用和外帶變得不一樣。讓垃圾少一塊,地球便多一頃。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苏ICP备160024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