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練習》:為什麼「多次重複」能啟動創意和獨特性?

文:道格.勒莫夫(Doug Lemov)、完美為艾麗卡.伍爾維(Erica Woolway)、練習凱蒂.葉次(Katie Yezzi)

「多次重複」就能啟動創意

伍登曾說過一句讓人受益匪淺的麼多話:「『細部操練』能替人們日後的精采作為和豐富想像打下基礎。」上一篇我們談的次重創意是運用重複記憶的學習打造無意識的高效率,這裡要談的啟動是,身體或其他屬心智本能的和獨部分在執行運作的同時,心智又在忙什麼呢?想找出答案就得先問問自己一天中的特性哪個時刻想法最有創意,可能是完美為在洗澡、開車、練習刷牙或慢跑等執行過千百次到完全能自動執行的麼多動作。這些工作自然展開時,次重創意我們的啟動心智往往就能創意十足,想要更上一層樓的和獨話就要回到之前較費力的領域,將當時必要的特性技能也內化成自然,讓心智有餘裕自由翱翔。完美為

運動員和其他專業領域的人經常表示,經過豐富的經驗和足夠的練習之後,上場時會覺得一切在眼中都「逐漸趨緩」。此處的重點在於突破某個階段後,心智會獲得嶄新的運作能力,因為複雜動作所需的意識認知逐漸減少,使他們突然間能清楚看見哪個隊友現在有空接手或是發現新的傳球途徑。

約翰.克魯伊夫可算是史上前五名的超強足球員,這位荷蘭足球天才最廣為人知的就是「過人的創意」,他會因為看見某個進球良機而放棄原本的位置,在看似較遙遠之處出人意料地踢出扭轉局勢的效益。

克魯伊夫曾經以足球的流線動向和變化難測的球員動線為基礎,替球隊發展出一套系統,荷蘭國家足球隊及現今揚名全球的巴塞隆納足球隊在由他掌舵後,已經運用這套方法踢了三十多年的球。他在專訪時被問到,青年時期有哪些球員比他優秀卻未能成功出眾,他提了幾位後表示:「他們的球技都令人刮目相看。可是有時候就是要再更快,原本兩米的控球空間可能變成半米,只要球超出那半米就丟了球。一旦有了壓力就等於輸了,提高速度才是關鍵。」注意到了嗎?克魯伊夫並未宣稱自己發展出獨有的心智策略,他說的是在關鍵技巧上壓力會影響已內化本能的關鍵技巧,這些技巧其他人也具備,不過克魯伊夫卻略勝一籌,所以時間久了才有餘裕思考更重要的問題。

創意,其實就是練習的變相。想追求創意、特別希望在正式登場時能大放異彩,答案就要反推回到內化成本能。如果希望在啟動創意和行動上能更有策略,在一些關鍵時刻最重要的當務之急就是找出當下必然能自動發揮的技巧,才能夠釋放出更多的運作能力。

許多西方的教育人士將細部操練和扼殺創意視為必然因果,認為高層次思考、創意、想像力和自主力都和細部操練背道而馳、互不相容,認為要求學生背誦和將技能內化等於在抹殺他們的創意泉源和認知發展,只會讓本來應該宏觀大氣的孩子困滯於細微末節上。

然而學習偏偏不是這麼一回事。認知學家如丹尼爾.威林漢就曾證明,少了扎實的確實知識和底子穩固的技能便絕對無法培養高層次思考。欠缺確實的知識就難以深度思考,沒有內化的技能就像深陷沼澤——面對複雜問題只能小步緩慢向前。認知躍進、本能預感、靈感創意等和視野相關的東西都必須仰賴基礎底層能釋出的些微餘力,如此才可能應用於較高層次的運作。

人之所以能夠輕鬆跳過基本功並非出於輕視忽略,而是因為已經熟能生巧到無需多加思考。許多亞洲國家和全球其他地方都較美國深信重複記憶和深度理解之間的綜效。湯姆士.羅藍和傑哈.萊登卓在一份研究日本學校的報告中寫道:「美國社會現在認為重複記憶學習法和批判性思考一黑一白,一善一惡。」但是該研究卻發現多項高層次思考其實都必須奠基於必要的重複記憶學習。奧妙的是,心智在少了以往限制的嶄新情境下多了自由空間,創意往往油然而生。創意,常常就是練習的變相。

道格在讀商學院時必須在小組活動中解決總體經濟學的問題,他在白板上寫下了等式中幾十個可能的變數,想破解似乎比登天還難,只需花幾分鐘就寫下的問題卻得好幾個小時才能解決。突然,一名在東歐受教育長大的組員(這點自然並非巧合)走向白板,圈了八、九個變數說道:「這個係數是負數,其他的是正數,所以這項一定是負的。」接著他又圈出兩串變數表示:「這兩個之所以必定是正數是因為這邊所有的值都是正的,這邊我們要乘兩個負數。所以說到底,這個等式就是一個負數乘兩個正數。最後的值一定是負的。」他靜靜地坐下說:「這麼下去就會破產。」

這名學生審視問題從頭到尾的方式都有別於他人,卻能像發揮本能般迅速地解決問題。他並未忽略重複記憶的功夫,只是已經快速到心智不只見樹還見林。想要跳過單調無趣的基本功,就得先從裡到外都熟透,否則大腦必定費力在你一心想省略的基礎思考上。之前提到肌肉記憶力時談過,細部操練之所以重要,是因為能提供空間給關鍵的高層次思考,技能若能學到內化成本能,便能有餘裕讓想像力自由起舞。伍登曾經說過相關的話:「我希望球隊在面對出人意料挑戰時,能出奇制勝地讓我和敵隊都大吃一驚。」伍登深信的理想訓練方式卻往往異於平常:只要善加細部操練,面對壓力時球員的見解、創意和問題解決能力將會大為綻放並令人耳目一新。

我們也開始在自身的教學工作坊實施這個新概念,深信「多次重複」能啟動創意和獨特性,所以也應用在名為「有力之聲」這項細部活動上(細節請詳見附錄),教師練習如何使用這項技巧點醒軟趴趴的學生端正坐好。教師們在練習時會輪流扮演三個角色——教師(糾正學生)、學生(被糾正)、教練(提供回饋),輪過以後再次重複,活動目的在於練習如何使用非語言技巧督促學生配合改正。每一次進行活動時會重複進行了兩三回,因為我們發現教師會在練習時一邊思考,結果自然差強人意,最後雖然完成了活動卻未能成功內化,自然更難以融入個人教學風格和特色,所以後來活動也稍作調整。

第一個改變在於,將小組一分為二,將原本的八人小組拆成四四練習,如此不僅讓每位參與者的練習次數加倍,也縮小了輪流練習的間隔,輪到自己上場練習的等候時間減短自然使人更聚精會神。另一個發現在於,教師們往往需要人提醒才會繼續練習,越是專業的場合越是如此,因為他們會三不五時地暫停活動,思考討論方才的進行情況。

各位也許會認為這點有助於提升創意和獨特性,不過事實正好相反。在羅藍和萊登卓對於日本教育的研究中,麥基爾大學的教授索根哈利曾引述了一名禪宗和尚所言:「別發問,就這麼做三年便會明白了。」我們當然沒有要持續三年,不過這點不禁讓我們想到,人往往在還未透徹明白自己進行的工作前,就先停下來批判;進行訓練時常常活動才進行一輪,就有許多人舉手發問:「為什麼要這麼做?」「能不能改成這樣?」「可是上週我才碰到……的情況。」這種情形之下最聰明的作法便是從容地請對方在完成多次練習之前,先克制自己的反思衝動:「這點各位可以之後再討論,現在請繼續練習。」這句話成了我們常掛在嘴邊的提醒。

進行第一回時,參與的成員還手忙腳亂地摸索技巧,剛開始學習新技巧時往往會將有用和無用混為一談,而且兩種都會放膽嘗試。過了一段時間,實用有益的方法便會浮出檯面,整個小組也開始「明白」——將理想的活動狀態內化。變化逐漸減少的同時,參與者會因為互相學習而產生類似的表現。到了這個階段,不少西方教育人士可能會開始擔憂評判,認為這代表喪失創意,不過奇妙的事發生了,活動持續並稍微調整後又出現了變化,這個階段的變化幅度較小,因為一些過度離題或不管用的點子被篩去後就永不復返,所以後來出現的各式奏效方法都已經合乎小組集思廣益出的方法,每位學員也從中形塑出個人風格。有些嚴厲、有些親切,有些會以手勢加強溝通,有些則著重面部表情,變化由此再生,創意從此可見。關於質疑反思也出現有趣的變化,參與工作坊的成員在輪流「熟習」某項技巧十五、二十回之後,接觸了稍有不同的議題,一名來自阿伯尼的教師的回饋是自工作坊成立以來我們聽過最睿智的評論。

教師們先是糾正姿勢不正的學生四、五回,接著糾正學生姿勢的同時還得面對學生東拖西拖後才遵從的情況,再來又試著以非言語的方式糾正學生,然後教師們被要求假設這名受糾正的學生已經算是狀況不佳的當天最自動又好教的學生。教師們後來發現原來活動規定面對所有的學生都必須如此假設,糾正學生的同時還必須假設這樣的理想狀況。那名阿伯尼的教師說:「這麼做讓我覺得是以正面光明的角度和學生接觸,而不是負面黑暗的狀況,雖然我在糾正他,但是由於出自關心而成了正面行為。進行了第二、第三次之後,無論就他或就我本身感覺都截然不同,讓我不禁問自己:『天啊!我以前為什麼不這麼做?為什麼以前都沒想到要正向切入?』」

事後我們三人不時會談到這名教師的感想,覺得非常引人深思又激勵人心,部分原因在於他的心得點出了喜歡教學的人的特質,以及人熱愛教學的原因;另外則是因為這就像打坐一般必須練習相對單調無趣的程序,而且重複再重複。再三重複同一件事到內化自然會使人產生智慧,人雖然常因為感到無聊而輕忽這一點,這卻是產生智慧的必要過程。我們往往將練習視為學習的工具,但是內化自然後產生的力量證明這是錯的。練習的價值在熟習之後持久不衰,如果你的目標是擁有深入見解和創意,當過往經驗向你喊停時,持續練習加強實力才是不二法門。

解鎖重點

  • 內化技能成本能,讓當事者的認知能力更有發揮創意的餘裕。
  • 面臨最需要創意的時刻,先讓某些技能自然啟動。
  • 激勵當事者先透過足夠的練習理解活動後,才思考疑問。

相關書摘 ►《完美練習》:讓組織「練習犯錯」,將錯誤正常化來接受挫敗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完美練習:成功解鎖1萬小時魔咒,將技能轉為本能的學習法則》,方智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道格.勒莫夫(Doug Lemov)、艾麗卡.伍爾維(Erica Woolway)、凱蒂.葉次(Katie Yezzi)
譯者:陳繪茹

  • 造就冠軍的並非一場場賽事,而是一次次的完美練習!
  • 從全球眾多專職教師、頂級運動員,以及經驗豐富的外科醫生身上,跨界萃取的練習法則,能讓你我學會任何一種想學的技能,成功掌控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 比《刻意練習》更適用於每個人及日常生活,對教師/教練也極有助益。

練習,是學習成功的關鍵!
完美練習,是最有力量的學習成功模式!

我們的社會總是追求競爭,精采表現、大獲全勝及比賽結束前分秒必爭的倒數計時,都讓人為之著迷,人們觀看比賽高聲歡呼的熱度有時幾乎像上了癮,然而真正的偉大非凡其實在於「練習」,那才是值得觀察、入迷、歡呼之處。

作者透過大量發生在教師、運動員、外科醫師身上的實例,具體指出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如何在精心策畫的完美練習指引下,進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具體、實際的練習方法,將教會你如何利用經過驗證且相對簡單的方法,精進能力,甚至成為特定領域的高手。書中統整出清楚的練習法則,所有概念都可以延伸運用,讓每個人在生活的所有層面都能進步、成長。

事半功倍、翻天覆地的成長背後,
都是一場場精心策畫的完美練習!

完美練習帶來的改變

  • 教師派崔克.帕斯托,幫助學生在課業上急起直追,甚至名列前茅。
  • 美國史上著名籃球教練約翰.伍登,帶領球隊於十二年內奪下十次全美冠軍。
  • 前西洋棋世界冠軍蓋瑞.卡斯帕洛夫,迎戰超級電腦「深藍」。
  • 紀錄片《罰球線上》教練比爾.瑞斯勒,讓看衰的隊伍一路打到華盛頓州冠軍賽。
  • 史上前五名的超強足球員約翰.克魯伊夫,在技巧上遠勝於其他隊員。
getImagePhoto Credit: 方智出版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丁肇九

苏ICP备160024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