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睡不著?從小到老的睡眠科學》:輪班勞工不只生理失調,連心理健康狀態都比較差

文:愛麗絲.葛雷戈里

我們的麼睡眠科工作和睡眠,似乎是不著班勞互相影響的。這當中的到老的睡調連都比代價是什麼?因為過度疲勞而無法工作,只是學輪心理睡眠影響職涯的方式之一,其他代價還包括生產力低下,只生狀態或難以有亮眼的理失工作表現。

回想一下都市勞工的健康較差故事,缺乏睡眠帶來的麼睡眠科風險,可能比拉克什敘述的不著班勞睡過頭、下錯火車站更大。到老的睡調連都比莫里茲.埃哈特的學輪心理悲劇就是這樣的例子。

這位21歲的只生狀態德國年輕人住在倫敦,當時是理失一間頂尖銀行的實習生。不論從什麼標準來看,健康較差他的麼睡眠科工作時間都非常長,有時甚至徹夜不休息;同事都知道他會在清晨四點、五點、六點發電子郵件。在實習的最後階段、2013年8月15日,埃哈特沒有出現在辦公室。後來他被發現死在自家的淋浴間,死因是癲癇發作。

儘管在這起不幸的事件中,埃哈特可能只是恰好睡眠不足,但睡眠不足和疲倦已經證實會誘發癲癇。企業界對睡眠的態度亟需改變。

研究人員試著檢視睡眠受限、睡眠被打斷,與因事故、甚至死亡造成的人力損失之間的關聯。由哈佛大學醫學院主導的某項研究,以失眠為重點,詢問4991名從事各種工作的員工,是否有失眠、其他慢性病徵,以及前一年中是否曾發生所費不貲的職場事故或失誤。

據研究作者歸納答案所做的估計,與其他病徵相關的事故與失誤相比,與失眠相關的事故和失誤更常見,且成本更高。研究人員還預測,美國每年會有27萬4000起與失眠有關的昂貴職場事故。儘管事故的原因通常是多面向的,但幾起特別嚴重的職場事故中,原因都與睡眠、疲倦有關。

這些事故包括車諾比核災,輻射病最終導致多人死亡;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造成七人死亡;還有埃克森.瓦爾德茲號的漏油事件──這艘超級油輪撞到礁岩,噴出大量原油,造成了生態浩劫。

錯失睡眠,似乎會付出巨大的代價──但到底達到什麼程度呢?歐洲蘭德研究機構最近的計畫估計,美國一年為睡眠不足付出的代價是4110億美元,高達GDP的2.8%!當然,其他國家也因睡眠不足而在經濟上蒙受損失。據估計,英國每年因此而損失約400億英鎊。

剝奪睡眠除了有經濟成本和直接的健康風險外,睡眠時間過短的影響似乎會逐漸累積,與壯年時期長時間工作會對健康有長遠影響的發現相符。以芬蘭的商務人士為對象的研究發現,工作時間長、輕忽睡眠的人,在20多年後,健康狀況會比工作時間正常、睡眠時間正常的人差。

輪班制工作與睡眠品質不良有關,而且影響特別嚴重。當我問上文提到的鐵路控制室員工蓋伊,輪班工作的生活是什麼情況時,他告訴我:「輪班工作就像永遠都有時差。只有恢復到朝九晚五的工作型態時,你才能切身體會到輪班有多糟糕。輪班讓我脾氣急躁。我要在值完夜班大概五天後、生理時鐘逐漸恢復時,才會覺得好起來。」

那麼,蓋伊的經驗、我們對「輪班制工作有風險」的直覺反應,是否有文獻的支持?很不幸地,文獻支持這種觀點──與正常睡眠模式的同儕相較,輪班勞工在心理、生理的健康狀態都較差,也比其他人更容易遭遇人生中不樂見的各種情形:癌症、糖尿病、心臟病、中風;「爆肝大夜班」傷害的可能不只有一種器官而已。


打亂實驗室小生物的晝夜作息,提供了更具決定性的發現。如果拿易患乳癌的小老鼠做實驗,每週改變牠們的白天、黑夜週期(與某些輪班勞工遇到的情況很類似),會發現與按標準時間表作息的老鼠相比,牠們體重增加、罹癌的速度都更快。

對輪班工作與癌症關聯的研究甚至影響了政策──在丹麥,長期輪班勞工如果得了乳癌,會領到國賠。世界衛生組織也強調了輪班制工作與各種健康問題間的關聯,並提出結論,認為輪班制工作可能是一種致癌因子。

但並非所有研究都支持輪班制工作導致癌症的觀點。當科學家逐漸相信兩者間的因果關係之際,研究人員集結了10份研究、包含總共140萬名女性參與者,進行整合分析。他們檢視輪班制工作與乳癌之間的關聯,發現兩者間沒有關係,即使已從事輪班工作數十年的女性也是如此。

其他人在解釋這份研究結論與其他研究的差異時,指出了研究方法的不同,例如整合分析著重研究已退休女性,她們從事輪班工作已經是多年前的事情;輪班制工作與乳癌的關聯,在年輕女性身上比在年長女性身上明顯。整體而言,輪班制工作似乎是某些乳癌或其他疾病案例的肇因之一,但是為什麼會這樣呢?

回想一下自以為是船長和時鐘,各位會注意到,除了格林威治標準時間(位於視交叉上核)外,身體的不同區域都有自己的時間,幾乎每個細胞都是如此。當我們開始改變時間模式時,例如夜裡吃東西,格林威治鐘可能就會停止指揮身體。在某些情況下,體內的小時鐘,例如在肝臟中控制基因表徵的時鐘(會從進食的節奏獲得時間提示),可能會開始與身體其他部位不同步。

在正常情況下,我們的生活方式會對原本就會自然波動的專注力、表現、新陳代謝、睡眠驅動力做最佳利用。但當我們白天睡覺、晚上工作時,工作時間表、睡眠、飲食會與生物本能不符。提醒我們睡覺時間到了的黑暗荷爾蒙褪黑激素,通常是在晚上分泌,一有光線就會受到抑制,因此白天可能不太容易睡著。

值得注意的是,褪黑激素也與輪班制工作會經歷的某些問題有關,例如抑鬱症。白天睡覺、晚上工作還可能減少我們在陽光下的暴露時間,導致維生素D不足,這也是輪班制工作可能使身體虛弱的原因之一。

輪班制工作對社交生活的影響也不容輕忽。還記得青春期的睡眠時機使青少年與社會上其他人的作息不同調嗎?呃,輪班勞工也是如此,與家人、朋友共度的時光和機會,可能因工作型態而縮減,造成衝突和社會隔離。

鐵路控制室員工蓋伊在某種程度上有點類似這種情況。他告訴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在工作時比在家裡還自在。也許是因為所有的同事都同甘共苦。」輪班制工作對社交生活的影響,可能也有助於解釋為什麼輪班勞工健康狀況比別人差。

最後,輪班制工作可能會對睡眠時間長度、品質有負面影響,進而影響健康。蓋伊就是如此。他告訴我:「值夜班時,我盡力在白天睡足六到七小時,但不一定每次都做得到,有時候只能睡三、四小時。一輪夜班最後一天的工作結束後,我都會儘量少睡一點,最多四小時,也會在傍晚喝點酒,藉由酒精讓自己早點上床、在正常時間(晚上11點)入睡──但無論如何,我通常夜裡又會醒來。」

相關書摘 ▶《為什麼睡不著?從小到老的睡眠科學》:年紀越大越「睡不好」,背後是什麼原因?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為什麼睡不著?從小到老的睡眠科學(獻給崩潰爸媽、躁動青少年與失眠老人的好眠建議)》,貓頭鷹出版

  • momo網路書店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作者:愛麗絲.葛雷戈里
譯者:范明瑛

「睡覺」這件事占據了我們人生1/3的時間。從剛出生不久的嬰兒到幼兒、青少年與成人、中年人以至於老年人,睡眠對生命中的每個階段都會帶來不同的影響。在本書中將會一步步用科學的最新發展來說明睡眠對我們的成長發育、工作效率甚至生活品質帶來怎麼樣的衝擊。為什麼要睡覺:睡眠障礙的影響與解方。進入現代社會,困擾大人小孩的ADHD、憂鬱症還有焦慮等漸漸成為流行的「文明病」。

研究發現睡眠異常也跟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甚至死亡率息息相關。其實,改善長期失眠或睡眠品質不佳,也是身心方面問題的解方。作者從多年睡眠研究中取材,從心理學觀點出發,分析人類在不同年齡的睡眠模式,輔以生理學、社會學論述作為佐證,深入剖析與睡眠相關的各種影響、症狀、案例與改善方法。

getImage_(1)Photo Credit: 貓頭鷹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苏ICP备160024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