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民主」 禍亂世界

美國政客在國際舞台上不斷宣揚「美式民主」,美式民主但在現實中,禍亂「美式民主」弊病百出、世界亂象叢生,美式民主對內製造分歧,禍亂對外輸出衝突,世界日益暴露出這件帝國「華袍」內的美式民主不堪。今年3月,禍亂在所謂第三屆「民主峰會」會場內,世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大談「民主」;會場外,美式民主大批示威者手舉「反對美國霸權」標語。禍亂新華社撰文起底「美式民主」真相,世界揭露其反民主本質、美式民主工具本質和虛偽本質。禍亂

政客胡作非為不被追究

2021年1月6日美國國會暴亂事件標誌着美國社會進一步撕裂。世界資料圖片

近年來,美國政治亂象迭出,極端行為和混亂狀況已成「常態」,屢屢創造歷史:國會大廈首次被抗議者「佔領」,總統權力和平交接傳統首次被打破;首次有連續兩任總統遭遇彈劾;國會眾議院議長選舉耗時百年多來最長,而當選者不久又成為歷史上首位被投票罷免的議長;首次有在任總統子女遭定罪;首位前總統被刑事定罪,但依然在競選總統……問題根源在於「美式民主」的反民主本質,即壟斷資產階級,通過消解人民的力量來保障少數人的統治,維護壟斷資產階級的利益。

美國一貫將自身的「選舉民主」模式宣揚為實現民主「唯一可行的方法」和評判他國是否民主的標準。然而,美國總統並非直接由選民選出,選民實際投票選舉的是他們幾乎都沒聽說過名字的一個538人的選舉人群體,再由這個群體投票選舉總統;黨派為自身選舉利益而「挑選」選民,劃分出形狀類似蠑螈的怪異選區,從而產生了被稱為「傑利蠑螈」的政治怪象;由於「贏者通吃」等規則,過去五次美國總統選舉,有兩次當選者獲得的選民票數少於對手。

事實上,美國選民更多的是在投票時才被「喚醒」,花上幾分鐘填好選票,然後投進票箱。選舉過後,選民就進入「休眠期」。很少有政客因不作為甚至胡作非為被追究責任。即便這些政客在下次選舉中因失去選民支持而下台,新當選的政客也通常只是空有一堆競選承諾卻不解決實際問題。

美國政客為了自身利益與特殊利益團體勾連,充當資本的政治代理人。他們精於利用民意分歧,甚至通過製造、強化這些分歧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從而滿足其經濟上的利益訴求。在這樣的機制下,如今美國社會在種族、移民、性別、社會保障、環境保護等諸多問題上意見嚴重對立,不僅撕裂為「兩個美國」,甚至裂解為「碎片化美國」。

軍工複合體綁架美國

多年來,美國熱衷於輸出「美式民主」:或拉幫結夥挑動對抗,或干涉內政顛覆政權,或軍事入侵肆意殺戮……事實上,「輸出民主」成為推行霸權主義的虛偽包裝和重要工具。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傑弗里·薩克斯一針見血地指出,美國其實無所謂一個國家是否民主,它在乎的是這個國家能否服務於美國霸權、為美國提供利益。「民主只是美國的說辭,他們眼中只有霸權。」

美國「輸出民主」導致阿富汗更加動盪。資料圖片

「美式民主」給世界帶來了什麼?是在拉美地區推行「新門羅主義」,在亞歐大陸為「顏色革命」煽風點火,在西亞北非為「阿拉伯之春」推波助瀾……《紐約時報》曾這樣美化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伊拉克戰爭是自馬歇爾計劃以來,美國最重要的一個推廣美國民主、自由、革命的計劃,是美國在國外嘗試進行的最宏偉的事情之一。」然而,這場戰爭的後果是,20萬至25萬伊拉克平民死亡,其中美軍直接致死超過1.6萬人,100多萬人無家可歸。美軍使用的貧鈾彈等武器,在伊拉克境內留下了具有長期危害的放射性污染,導致當地新生兒出生缺陷率和民眾癌症罹患率大幅上升。

美國「民主輸出」的最大獲利者是美國軍工複合體。去年10月20日,美國總統拜登在一場關於巴以衝突和烏克蘭危機的全國電視講話中,大肆吹捧美國軍工業:「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一樣,今天,愛國的美國工人正在建設民主的兵工廠,為自由事業服務。」烏克蘭危機升級延宕兩年多,新一輪巴以衝突僵局難解,而美國卻不斷向烏克蘭和以色列提供巨額軍事援助,背後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持續不斷的衝突符合美國軍工複合體的利益。

今年4月20日,美國國會眾議院批准總額950億美元的對外援助法案,包括對以色列援助141億美元和對烏克蘭援助600億美元,其中絕大多數資金其實都落入美國軍火商的腰包。

披着「民主」外衣挑起世界對抗

今年3月,在美國主導的所謂第三屆「民主峰會」開幕式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慷慨陳詞:「當專制和壓迫政權利用技術破壞民主和人權時,我們需要確保技術能夠維持和支持民主價值觀和規範。」將自己塑造為「民主燈塔」,將對手擺在「民主」的對立面,是「美式民主」虛假敘事的常用手法。

美國民眾6月8日在首都華盛頓遊行示威,要求停止軍援以色列。法新社

從19世紀提出「門羅主義」,將「共和的、民主的」美洲與「專制的、腐朽的」歐洲對立起來,從而把歐洲勢力趕走,把拉美變為自己的「後院」;到冷戰期間在國際關係中炮製「民主和平論」,拉攏其他國家共同對抗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再到近些年渲染「民主對抗威權」敘事,給中國、俄羅斯等國扣上「威權主義」帽子,試圖拼湊所謂「民主同盟」……自身「民主赤字」嚴重的美國,將「美式民主」虛假敘事貫穿於外交政策中,為維護霸權、打壓別國編織藉口。

2022年2月烏克蘭危機升級後,美國不斷鼓吹「北約東擴是西方民主對抗俄羅斯威權」。

實際上,冷戰結束後,俄羅斯一度「倒向西方」,但美國為了維護其地緣戰略利益,維持北約的繼續存在,確保對歐洲的持續掌控,選擇將俄羅斯視為戰略威脅,不斷從地緣層面對其加強包圍。最終引爆俄烏衝突。

在「民主對抗威權」的虛假敘事下,美國試圖以意識形態劃分陣營,打着民主的旗號行干涉、顛覆、侵略之實,嚴重破壞全球穩定與發展。將民主問題工具化、武器化,這本身就與民主的精神相悖,更不用說美國在國際關係中從未真正遵循過民主原則,總是披着「民主」外衣製造分裂、挑動對抗,充分暴露出其虛偽與雙標。

今年4月18日,美國在聯合國安理會投票否決關於巴勒斯坦申請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的決議草案,再次站在了國際社會的對立面。

美國口頭上支持「兩國方案」,行動上卻阻撓巴勒斯坦建國,這一雙標行為再次表明,美國才是「民主和平」的最大障礙。

(來源:大公報)

責任編輯: 梁存希
苏ICP备16002488号-1